返回第488章:没有下一次机会了(3 / 3)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事情。

    再则,以原国的实力来说,使用武力兼并鲁国并不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还能干脆利索将鲁国的旧有势力彻底铲除,为什么要留下在鲁国极具影响的三桓呢?

    想到什么似得韩庚眼皮一直跳,想将思路完全理清楚,那一边智瑶说话了。

    “今次受降乃是太子负责。”智瑶说道。

    这没什么,又有点内涵。

    鲁国没有在任的一国之君,由智开接受投降可以积累声望。

    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韩庚是原国的执政,本人也来到“曲阜”这边,鲁国是执政出面投降,哪怕轮不到韩庚出面,用九卿之一的任何谁去纳降都是合适的。

    智瑶又讲了一些鲁国的特别情况,包括为什么到了最后一步不采取武力兼并的方式,接受这等方式的兼并。

    那是可以忽视却又需要在意的一点,简单说就是鲁国的“儒”太多太多,他们未必能够在正面上起到关键作用,不将他们的嘴巴堵上则会满世界到处乱说。

    知道一件事情吗?也就是始皇帝横扫六合之后,征召天下有才学之士聘任为博士,一方面是让他们不要在地方上嘴炮,再来是想得到他们的接纳,借他们的能说会道以及名望使六国旧地安稳下来。

    结果是什么情况?始皇帝对这一帮人不说推心置腹,待遇方面则是一点都没有缺少,甚至可以说异常优待,换来的是这帮人的不配合,乃至于始皇帝举行泰山封禅期间更是发生一件耻辱的大事。

    始皇帝想用泰山封禅来证明自己统治得到老天认可,一帮博士明明有能力将事情办得极好,他们选择用无休止的争吵来拖延。

    临到始皇帝实在受不了任命李斯全权负责泰山封禅事宜,正式举行封禅的那天却是到了半山腰下雨,举行完封禅仪式的始皇帝狼狈回到营地,遭到了博士们的当面嘲笑。

    上面那件事情是记载在史书的真实事件,足够证明某些人的胆子有多大。

    智瑶无法自己去堵住那些人的嘴,起码能用三桓恶心他们,不是吗?

    而韩庚品味出了另一层意思,浑身冒冷汗地想道:“这是大王给的最后一次机会,还是想要逼反韩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