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于应天(1 / 2)  回到明朝当藩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啪!

    蒋瓛话音刚落,挨了结结实实一嘴巴。

    洪武大帝常年征战,哪怕是年老,手上力道不减,打得蒋瓛头晕目眩。

    “来!你当着咱的面,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老朱怒不可遏,其他人都有可能造反,唯有朱标和朱权不会!

    朱标,那是洪武大帝指定的接班人,可以造反,但没必要。

    朱权,一个连藩王都势如草芥的皇子,连传国玉玺都可以拱手送给朱标的人。

    你让他造反,能留不是没有,而是懒得去做。

    “皇上……此事并非微臣造谣!”

    蒋瓛心里苦,已经问候了李景隆祖宗十八代!

    还不是这小子,派人前来告诉他,宁王府有不少粮食。

    定要谨慎告知皇上,否则待到老朱发现,那你蒋瓛岂不是瞒而不报?

    蒋瓛之前还感激对方报信,如今却恨不得抽对方两巴掌。

    “皇上!”

    李景隆踏步而来,身后跟着李增枝,腾佑寿两人。

    “宁王殿下好大的手笔,五千人帮忙搬运,还没有将您府邸上的存粮搬空?”

    李景隆有意无意,透漏宁王府上有不少存粮。

    一般官宦人家,有存粮并非什么奇怪事。

    但宁王家的存粮,数量之恐怖,已经超出了众人想象。

    五千伙头兵,搬了一上午,还没有结束,可见数量之多。

    藩王积存了如此多的粮饷,那边不得不说有造反的嫌疑了!

    李景隆正是想利用这一点,来恶心朱权。

    老朱不相信儿子会造反,但却还是纳闷,你一个刚刚受封的宁王,哪来这么多粮食?

    “老十七,你府上的粮食,从何而来?”

    父皇开口,朱权叹气道:“不瞒父皇,咱们老朱家,原本便是布衣百姓,我便喜欢躬耕于应天。”

    “实不相瞒,这些粮食,都是儿臣种出来的。”

    胡说八道!

    李景隆冷笑道:“宁王殿下,您这王府,除了你便是那老道士!”

    “仅凭你们二人,就能种植出如此多的粮食?真当我等不懂农事?”

    蒋瓛捂着脸,对于朱权的解释,他也并不认同。

    老朱皱眉道:“带咱去看看你的存粮!”

    朱权知道迟早有一天瞒不住,也没打算搪塞朱元璋,主动在前带众人前往。

    王府地下,面积之大,足以称得上是地宫!

    干燥通风的情况下,里面积攒了米面粟麦等粮食。

    而王府临山之上,则种植了不少作物。

    如今隆冬时节,不容易被人发现。

    “十七弟,你是说整座山都被你用来种粮食了?”

    朱标皱眉道。

    “确实如此。”

    朱权笑着,拿出了一袋种子,“此乃神农后人,袁公所培育的稻种。”

    “高产的同时,还耐涝耐旱,如若朝廷能够推广下去,我大明粮仓定可丰收。”

    李景隆皱眉不止,他本想让皇帝怀疑朱权,谁知对方竟然反过来推广自己的稻种!

    “这等好东西,宁王殿下怎么不早拿出来!”

    詹徽欢喜道:“如果我大明有余粮,别说支持北伐!百姓的日子,也能好不少啊!”、

    朱权无奈摇头,之前他人微言轻,将稻种献上,别人不当他是失心疯就不错了。

    如今的他,贵为宁王,有了亲王身份,大臣们才会重视他的话。

    “父皇,此等良种,一种便知。高产量的同时,保证一年三熟。”

    朱权微微一笑,看向李景隆,后者心中一寒。

    毕竟被宁王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还要多谢曹国公帮本王挑选的士兵啊。”

    “知道本王要筹集粮草,就分了五千伙头兵。”

    “你是知道,本王要做伊面不成?”

    此言一出,老朱怒视李景隆。

    皇帝亲自下令,调拨五千士兵给朱权训练,结果却是只会做饭喂马的伙头兵?

    朱标怒目圆睁,“李景隆!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故意为难十七弟!”

    李景隆冷汗直流,赶紧辩解道:“皇上!太子殿下息怒!宁王殿下并未上过战场!微臣这才派来五千伙头兵给他练手!”

    这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老朱岂会相信?

    “混账!”

    朱标怒斥道:“重新调集五千人给宁王,不得有误!”

    李景隆连连答应,本想看朱权的好戏,殊不知自己成了戏中人。

    “大哥,我看不必了。这五千人就不错。”

    朱权打了个响指,徐辉祖,瞿能,平安,盛庸,铁铉,方孝孺等人尽数前来见礼。

    “微臣,见过皇上,见过太子殿下!”

    宁王府的人,除了徐辉祖和方孝孺,其余人还名
最新网址:m.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