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杀奸臣!君臣博弈!五国策定难!举国沸腾!(5 / 7)  大夏文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是在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龙舟宝船为战略物资。

    算是釜底抽薪。

    等个一年之后,发现大夏龙舟宝船还在运行,再对外宣称,大夏王朝发现了更多的灵晶矿。

    这国运龙珠不是刚好成为了大夏王朝的借口吗?

    抗灾结束,得到天地赏赐,也合情合理吧?

    只要撑过两年,各国终于察觉不对劲了,赶紧过来调查,这调查过程也需要半年一年吧?

    发现有问题,确定有问题,再过来谈论,制裁也好,分享也罢,商议过程要不要时间?

    又是一年过去了。

    三年的时间,借助大夏龙舟和宝船,经济体量将会超越大金王朝数倍。

    甚至真有可能达到中洲王朝的水平。

    那个时候,就算是中洲王朝来找麻烦,大夏王朝直接贩卖次等的宝船龙舟给各国行不行?

    你不愿意?那我就卖给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都是东荒一家人,卖给他们,共同抵抗中洲王朝,行不行?

    你中洲王朝不服?想要宣战?东荒三大王朝齐心协力,你未必能赢。

    顾锦年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抉择,这背后却是无与伦比的政治手段,永盛大帝这回是真觉得自己这个外甥不同凡响啊。

    文武双全也就算了,政治手段还如此厉害,他娘的,不愧是李家血脉,勐。

    “着工部,对外大量收购灵晶,重金求购,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灾情结束之后,恢复贸易,购入审批交由朕来处置。”

    永盛大帝开口,插了一句话。

    这话一说,顾锦年不由暗叹一声老舅好手段啊。

    对外购买灵晶,更加稳定后期大夏龙舟宝船的运行,确保别人不会怀疑。

    而且虽然说是说,重金购买,但买不买还不是永盛大帝一句话的事?

    前期买一点,完全就是装装样子,让各国真以为大夏王朝开始乱来,同时各国也查不清楚大夏王朝到底买了多少灵晶。

    这手段也高明啊。

    “臣领旨。”

    工部尚书王启新门清的很,他开口不显古怪。

    而顾锦年的声音则继续响起。

    “着户部,集资赈灾,预算所需粮草之物,计算成本,先从国库支出,如若不够,向各大商行借银,可给予低息,再提前征收半年粮税,确保国库稳定。”

    这是第五策,国库目前的银两还有,但这些银两肯定不够赈灾。

    光购买粮食都顶不住。

    何况还有各种地方需要花费银子,尤其是工部打造龙舟宝船,这也是一笔恐怖的开支。

    所以顾锦年的想法,就是从商人手上借银,给予低息,再提前征收半年的粮税,以及各种募捐,不然的话,说这么多都没用,没银子大家都不安心。

    “敬遵侯爷之令。”

    何言给予回答,只不过他内心却认为顾锦年有些理想了。

    一切都是杯水车薪,江中郡不定下来,想要从商人手中借到大量银两,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第五条国策。

    “着礼部拟旨,昭告天下,振民心,扬国威。”

    “各地灾情,七日一报,公开于众,死者人数,伤者人数,救灾情况,一一通报大夏境内,以诚之心,换百姓之志。”

    这是最后一条国策。

    公开灾情情况,而且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的成分,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

    虽然这样做,会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也会让百姓恐慌,但唯独如此,才能让百姓真真实实看到大夏在竭尽全力抗灾。

    有些东西,越是隐藏,越容易起反效果,光明正大的拿出来,也在告诉各大势力,大夏王朝的决心。

    谁要是敢乱来,谁必死无疑。

    “敬遵侯爷之令。”

    杨开出声,当下答应下来。

    五条国策确定下来。

    顾锦年看向太子等人。

    “太子,诸位王爷,如若没有什么重要之事,卯时一到,就请诸位火速领兵赶往灾地,有任何情况,诸位可自行解决,若有重事,涉及极大,再传军报,由本侯抉择。”

    顾锦年看着太子等人,让他们早点出发。

    他们早点去,就能早点开始处理。

    “敬遵侯爷之令。”

    此时此刻,太子发声,他朝着顾锦年一拜,随后看向永盛大帝。

    “父皇。”

    “儿臣先行告退,去准备行李。”

    太子出声,表现的十分康慨,没有半点犹犹豫豫。

    “好。”

    “你们给朕听着,不要给朕丢人。”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自己的儿子,奔赴灾地,要说没有半点凶险是不可能的事情。

    身为父亲,又怎可能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后代?

    可国家危难之时,他必须要这样做。

    “儿臣告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