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七章 再次升级,卫氏科学奖(2 / 3)  我能提取副作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脑无法移植,但其他器官,四肢,以及血液都可以换新,人类对身体的各种概念也将被彻底改写。

    这种情况下,脑死亡可能才算真正的死亡吧。

    其他器官的死亡,都能够移植换新,或者使用人工设备替代,已经不能再算进死亡的定义之中了。

    器官移植,确实变成了人类逆天改命的最强手段。

    以前受困于伦理道德的限制,只能等待别人捐赠,各种健康器官一直都很短缺。

    而现在,每个人都能够换上新的健康的原装器官,给自己续上第二次生命。

    心脏,肠道,肾脏,肝脏,肺部,气管,脾脏,胰腺,视网膜和皮肤,移植技术无所不能,除了大脑,没有什么不能移植。

    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器官移植这种最直接的续命方式,硬生生地活到100岁。

    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想方设法,不断探索人类寿命的极限。

    凭借着这种“哪里坏了换哪里”的技术,人类也许真的能将寿命不断地延长下去。

    100岁,120岁,不再是是理论上的极限。

    即便大脑无法移植,依然会制约着人类寿命的长短,但还有脑机接口技术,那将是另一个努力的方向。

    未来将变成怎样,即便以最狂野的想象力,他现在也想象不出来。

    也许真的会变成科幻中的样子,每个人寿命延长到两三百岁,配合上冬眠舱技术,真正走向星辰大海。

    这是卫康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也是他未来的前进方向。

    唯一令他有所担忧的就是,长命百岁这一希望,能不能普照世人。

    从古至今,永生的诱惑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没有断绝过。

    这可比什么房子,金钱之类的吸引力要大得多。

    要知道,即便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也有很多穷人无法获得充分的营养和医疗,寿命大大落后于富人。

    那么,当器官都能移植,生命靠金钱来维持的时候。

    高端医疗会彻底成为一种垄断的特权吗?

    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他不能触及的深处,社会本源的问题。

    而他身在漩涡的中心,必然会卷入其中,稍有不慎,便会…….

    卫康猛地惊醒过来,不敢再想下去,而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器官种植技术问世后,我的声誉在全球都暴涨了一波,达到了再世科学家所能达到的巅峰。”

    “是时候解决另一个长久以来的夙愿了。”

    “我要为华夏的基础科学打造一座巨大的丰碑。”

    “这个念头始于若干年前,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火苗,但在诺贝尔奖将三清拉黑之后,变犹如火上浇油一般,变成了连绵不绝的野火,在我心中一直燃烧到了现在。”

    “我曾经答应过老陈,以他的成就,哪怕无法获得诺贝尔奖,我也会让他获得该有的荣誉。”

    “虽然这件事因为某些原因而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了现在,条件终于成熟,我可以全力推行下去了。”

    “从今日始,诺贝尔奖会失去所有的荣光,跌落凡尘,取而代之的是——”

    “卫氏科学奖。”

    他打开手机,在网上公布了这条消息。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一件科学界的喜讯。”

    “卫氏科学奖,在今天正式成立。”

    “这是属于华夏的最高科学奖项,将对全球各个基础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开放。”

    “一共五份奖项,颁发给五大基础领域,拥有突破性成果的学者。”

    “一份奖给在数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物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生命科学领域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每份大奖可由1位或2至4位获奖人分享,奖金为2000万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五个大奖,每个奖2000万,一共一亿的奖金。”

    “我会成立一个科学基金会,负责整个奖项的运营,奖金会以我在三清的股份做担保,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金钱这方面的问题,只要三清集团还活着,肯定每年都会办下去。”

    “奖金会随着每年通货膨胀率,有一定比例的增幅。”

    “给出的标准就是,能让一个科研学者20年无后顾之忧,从而心无旁鹫地投入到基础科研上来。”

    “2000万人民币,哪怕在一线城市,也可以买下一套房,余下1000万现金,足够三口之家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了。”

    “如果是4人分享,也够在二线城市达成这个目标。”

    “我想给的,其实很简单,能让一个科学家,不管在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