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2 / 3)  千金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有宫里源源不断的补品送过来。

    昭文帝现在一门心思都在宋嘉言身上,人都有这股子犟筋,群臣越发阻止,昭文帝越发觉着不能委屈了宋嘉言。

    一把年纪,娶房媳妇,还要听这些臣子叽叽喳喳聒噪个没完,昭文帝索性直接乾坤独断了。

    群臣也不是好惹的啊,以彭老相爷为首,还有退休致仕的秦老尚书,俱都联名上书,极力阻止昭文帝迎娶宋嘉言为后。

    昭文帝一意孤行,群臣不得不让步,但按群臣的意思,一个二婚妇人聘以妃位也就足够了。接着,又把宋家的出身拿出来说事儿,寒门中的寒门,就是一嫁,想要做皇后也是白日发梦!更不必提现在了!

    说到出身,宋荣就不服了,也不知宋荣是从哪个犄角咯拉里刨出来的族谱,硬是把十八辈祖宗安到了大凤朝战神宋遥宋大将军的脑袋上,自称出身名门,族中历史渊源流长,只是近来家境陨落,子孙离散,方至此地罢了。

    秦老尚书不顾两家嫌隙,亲自去宋家劝了宋荣一番,“先立为妃,日后有福,自然是有福的。何必在此时得罪群臣,得罪天下。”

    宋荣十分光棍儿,道,“我翻遍东穆例律,从未见过不许立二婚女子为后的律法。我家女儿,出身教养都是一等一,既得陛下青眼,便是小女的福气。”孩子都有了,能给女儿争来后位,为何要屈居妃位?就是皇贵妃之位宋嘉言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寻常妃位?

    秦老尚书叹息着告辞。

    秦宋两家自从婚事掰了后,就形同陌路了。

    秦老尚书多么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家孙女在宫为妃,又育有皇子。一旦宋嘉言为后,肚子里再生下皇子出来,就是正经的中宫所出皇嫡子,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何况,先时婚事之事,仇早结下了。

    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坐视宋嘉言登上后位!否则,秦宋两家的关系,万一宋家坐大,秦家就是不死不休的格局了。

    不仅朝臣联名,便是宗室也对此反应不小。

    仁德亲王妃李王妃在慈宁宫就跟方太后说了,“宋氏女视承恩公府为仇家,一旦宋氏女为后,将来承恩公府当何去何从?再者,就她这身份……以后叫承恩公府的脸往哪儿搁呢。”原本皇帝的舅家侄媳妇,不知用了什么龌龊手段,勾搭了皇帝,做个妃子都是上辈子积德了。

    如今回了家,李王妃心结难解,对丈夫道,“切不可叫那妖精得逞!”

    仁德亲王叹,“要说容貌,宋姑娘还真担不起妖精的名声来。”

    说到这个,李王妃就想吐血。明明相貌不咋地,倒是颇有手段惑上,宋嘉言连昭文帝都能搞到手,何况秦峥这种自幼一起长大的傻小子。如今一思量,也难怪秦峥对她念念不忘了。

    多说无益,李王妃再次叮咛道,“王爷一定好生劝一劝陛下。”

    仁德亲王反是道,“你以后去宫里,多劝劝母后。我看,皇兄大概是认准了宋姑娘。”

    闻此话,李王妃险些没厥过去,皱眉,“这怎么成?”

    “有什么不成的?宋姑娘出身行事,足可以担得起后位。”仁德亲王道,“做皇后,出身虽重要,也不是非名门之女不可。”关键,孩子都有了。宋嘉言性情之沉稳,仁德亲王是见识过的。

    “出身不重要?难道叫个二婚的婊\子去做皇后,以后你对着她能行下礼去么?”

    仁德亲王皱眉怒斥,“噤声!那是皇子之母!”

    李王妃一时心急,口不择言,眼圈儿都急的红了,哽咽道,“莫不是王爷不知道,女儿的婚事是怎么来的?女儿跟女婿失和,就是宋嘉言搞的鬼。一个大姑娘孤零零的住在山中别院,谁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如今还敢图谋后位,日后若她得势,一家子老小还要不要活命了?”

    仁德亲王道,“若当初没有图谋秦家亲事,宋姑娘跟秦峥成亲,也不会有后头这些事了。就是女儿,豪门大户的嫁进去,也吃不了这些委屈。”

    时至今日,李王妃也不是不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世上有卖后悔药的吗?李王妃咬牙切齿,“定不能让她如愿以偿。”

    仁德亲王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方太后将在帝都的王妃、公主、郡主等贵女都请到慈宁宫,连带宫妃,戚贵妃告病未到,秦淑妃想到宋嘉言要进宫,已是不大安稳了。宋嘉语小病了两场,坐在下座都无精打彩。丽妃年老色已衰,但,侄儿媳妇要进宫为后,只要一想到这事儿,就够糟心了,故此面色亦不大好。余者妃嫔,不过随大溜儿而来。

    端睿公主倒是来了,端睿公主是来替母亲告病假的,还打着母亲的名义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儿,道,“此事事关后位,如今宫妃之中,唯我母妃为贵妃位。母妃胆小懦弱了一辈子,皆因皇祖母、父皇疼惜她之故,方有了贵妃尊位。如今,居贵妃之位已是莫大的恩典福气了。母妃说了,谁要是想把她当成靶子推出去,就该提议立她为后了。”

    这话,正说到方太后心窝去。后宫戚贵妃身份最高,难得的是,戚贵妃膝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