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附议!”
“附议!!”
……
……
次日上午,股市一开市,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龙头股香港置地和九龙仓暴跌,惨不忍睹。
一般这种情况,其他企业的股价也会暴跌。
但是今日,这些企业,尤其是英资洋行的股价极其异常,纷纷大涨。
显然,这些英资财团都成为了惊弓之鸟,纷纷斥巨资增持股份。
张俊见状,满脸愕然:“我有那么恐怖吗?都怕我收购你们啊?!”
“老板,渣打银行和香港电灯的股价也上涨了……”赵文悠悠道。
“就算股价上涨,他们也不会比我们财力大,看谁收购的多咯。”张俊一脸的不在意,眼下,尤其是渣打银行,麒麟证券已经收购了33.4%,已经是渣打银行第一大股东。
由于渣打银行股权比较分散,所以即便是只持股33.4%,张俊也能掌控渣打银行。不过张俊还想趁着渣打银行的股价比较低,多吸纳一点。
银行业务不比实业,很难卖掉其他业务,再加上张俊在金融界呼风唤雨一般的能力,一旦股民得知张俊收购了渣打银行,那渣打银行的股价还不得飙升啊。那张俊还怎么低价吸纳渣打银行的股份啊……
嘭!!!
“有人跳楼了!!!”
“这人借高利贷炒股,想囤积一点九龙仓和香港置地的股份,结果悲剧了,这下不知道亏了多少钱!唉,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借钱炒股!”一名老股民唏嘘道,叹了口气。
“……”
上午过后,九龙仓和香港置地的股价近乎腰斩,然而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专家们分析,下午还会暴跌,九龙仓和香港置地很快就会进行企业重组。
事实上,也是如此。
张俊带着赵文等人先后前往香港置地和九龙仓的总部召开董事会,张俊担任九龙仓和香港置地的董事会主席,并将怡和洋行心腹全部踢出公司,补充人员大多从和记黄埔调过来,以加强自己对公司的掌握权。
随后,张俊开始安排人手对九龙仓和香港置地进行企业重组。
拿九龙仓来说,若不是张俊收购了和记黄埔公司,九龙仓在当时才是香港最大的码头,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
而香港置地在香港只在最贵的地方出没,是香港中环最大地主,旗下的康乐大厦、文化东方酒店、太子大厦、历山大厦等与置地广场相连,成为香港中环的“心脏”。
香港置地收购了牛奶公司,并透过拥有的美心饮食集团股权进军饮食业,旗下还有惠康超市、万宁药方等企业……
张俊看到一阵头大,让马世民过来协调工作,而且两家公司的业务有很多重叠的地方。
华人置地则开始并购九龙仓和香港置地的地产业务。
这些企业一旦重合完毕,张俊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力将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
前世的李嘉城号称“李半城”,然而跟此时此刻的张俊一比,却还差了几分。
此刻,李嘉城、霍英栋等人又齐聚高尔夫球场打球。
阳光明媚,草地清香。
众人不禁感慨张俊的大手笔。
“老李啊,还是你厉害,当时一下就猜到张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郑裕彤对李嘉城佩服道。
李嘉城笑了笑,道:“我有什么厉害,张俊才厉害。如今,九龙仓和香港置地都被他拿下,他已经成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了!!”
“唉,这才几年时间,张俊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已经能够让我仰望了……”郑裕彤不由感慨道。
“对了,老郑,今天周大福的股价大涨,该不会你在增持股份吧?”李嘉城询问道。
郑裕彤尴尬的笑了笑,点点头承认道:“没错,张俊先后收购了和记黄埔、九龙仓和香港置地,极其强势,我也怕啊……”
“嘿嘿,别说你了,现在整个香港,谁不怕啊,我也筹集资金增持长江实业的股份,好在我对公司的掌控力比较强。再者,我那房地产公司规模小,恐怕还入不了他的眼……”李嘉城摇头自嘲道。
霍英栋说道:“眼下,四大洋行,和记黄埔被收购,怡和元气大伤,就剩下太古集团和会德丰。我估计张俊可能会拿会德丰开刀!”
包玉刚闻言,顿时纠结啊,九龙仓没了,香港置地没了,他也只能将目光瞄准实力比较弱一点的会德丰洋行。
“张俊不会真的要收购会德丰吧?”包玉刚担心。
其实,包玉刚白担心了,会德丰的主业是航运业,到了八十年代,航运业暴跌,会德丰亏的一塌糊涂,张俊目前根本没有收购会德丰的心思,反而还准备将和记黄埔公司名下的造船厂卖掉,坑一坑会德丰。
据张俊所知,会德丰非常看好航运业,各种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