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80年代的“网友”(2 / 3)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些文章写得太好了,句子也美,故事也很好看。”宋莹只有初中毕业,说不出具体哪里好,这些文章给她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共鸣:原来在集体之外,我还是个人,有血有肉的人。

    黄玲也经常看得潸然泪下,知青文学、伤痕文学、诗歌,对于从大字报时代走过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暑假期间,秦浩只在家里待了半个月,随后就前往江苏体育局报道,备战1980年的全国围棋锦标赛,上次秦浩是拿到了中国棋院的特别推荐,代表个人参赛。

    据说当时江苏体育局的领导得知秦浩是苏州人之后,郁闷得不行,把苏州棋院的领导叫过去狠狠骂了一顿。

    所以,这回秦浩刚放暑假,江苏体育局那边就不断给秦浩打电话,生怕他又代表个人参赛。

    对于秦浩这次参加围棋锦标赛,棉纺厂家属巷的街坊邻居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秦浩的新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激动。

    不出意外,秦浩再度拿下全国锦标赛的冠军,这次战胜的对手不是聂卫平,而是一位同样年轻的选手,年仅20岁的刘小光。

    原本中国棋院还准备征召秦浩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却被秦浩以“学业繁忙”为由拒绝了。

    一个业余围棋比赛,其他国家参赛的要么是退役选手,要么压根就不是职业棋手,这样的比赛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关键是奖金也不高。

    国庆过后,新闻报道了中国棋手败走世界业余围棋大赛的消息,引起了一片哗然。

    “这些人也太水了吧?这个今村文明都76岁了,一群职业棋手还下不过一个76岁的老头,简直就是耻辱。”

    “也不能这么说吧,毕竟日本围棋确实很厉害。”

    “哼,厉害个球,一个业余比赛能说明什么,有能耐的让他们的职业棋手跟咱们的顶尖高手碰一碰。”

    “咳咳,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至今未尝一败。”

    “……那是以前,咱们最近不是冒出一个很厉害的小孩吗?叫什么来着……”

    “秦浩!”

    “没错,就是这小孩,连拿两届锦标赛冠军,还有全运会冠军,让他上没准能赢。”

    秦浩并不知道,由于这个世界业余围棋大赛他又涨了一波人气,依旧悠哉悠哉享受着80年代初的高中校园生活。

    最近教育局下达了一个文件,说是要在严禁校园操练的前提下,打破男女界限,让异性同学正常相处……

    对此,一中全体教职人员在开完会后都是满脸苦笑。

    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单一填鸭式教育和枯燥的题海战术让学生们身心俱疲,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情窦初开,原本严防死守还有漏网之鱼呢,这个时候“开闸放水”那不成了火上浇油?

    但是教育局的文件又不能不遵从,老师们只能选择一种笨办法:加强巡逻,一中校园里但凡是能藏两个人的地方,都要巡逻到位。

    就连庄超英所在的棉纺厂附中也不例外,经常要值班到很晚才回来。

    宋莹起初还有些担忧秦浩会不会“早恋”,林武峰一句话将她点醒。

    “浩子比他们同学至少要小三岁。”

    宋莹这才反应过来,秦浩比庄图南要小三岁,十二岁的小孩早什么恋?

    不得不说,老师们的严防死守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一中学生们刚刚燃起对异性渴望的小火苗,还没来得及多扑腾几下,就被扑灭。

    于是,很多学生选择以交笔友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双方通过报刊、杂志等,获得彼此的联系方式,几封信件交流过后,如果聊得下去,就可以发展为固定笔友。

    当然,也有“花心”的,秦浩的同桌就跟很多人维持着笔友关系,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几封信,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大同小异。

    起初,秦浩是不打算交什么笔友的,直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地址。

    于是,秦浩尝试着给这个地址寄了一封信。

    一个礼拜后,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停在小院门口:“有一封署名:潇湘夜雨的信,是不是这儿?”

    “潇湘夜雨?哪有人叫这么奇怪的名字?”

    林栋哲嘲笑的话脱口而出,结果就看到秦浩上前接过了信封,还顺带横了他一眼,林栋哲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回到里屋,秦浩拆开信封,信纸上的字迹很娟秀,也很工整,应该是出自女孩子的手。

    女孩的笔名叫:木子,先是夸奖了秦浩的字迹好看,询问他是怎么练的,练了多久,然后又聊了一些关于诗歌、杂志的看法。

    “木子,姓李,又住在这里,应该是同一个人吧?”秦浩给对方回了一封信,然后打发林栋哲买张邮票寄出去,当然跑腿费是少不了的。

    接下来的几个礼拜,秦浩每周都会收到对方的来信,一开始聊的都还是一些艺术上的内容,渐渐地对方就开始聊一些关于生活上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