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1章: 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做(3 / 4)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作,赔本的生意没有人作。

    那群人既然敢投钱,自然是有理由的。

    见韩莉眼神还有些迷茫,高飞当即轻笑的解释道:

    “还记得年初的那部《变形金刚4》吗?”

    “本来我还以为国内电影市场在2~3年之内,应该不可能诞生票房在2.5亿美金以上的电影。”

    “但是《变形金刚4》的出现打破了我的推测!”

    说着,高飞便忍不住感慨的摇了摇头。

    “啧啧~19.68亿人民币,足足有3.17亿美金啊!”

    “这成绩都要远超它在北美市场取得的2.45亿美金的票房了。”

    “也难怪传奇影业这次的胆子这么大,原来是看到潜(钱)力了。

    对于《变形金刚4》的这个超高票房,普通观众或许也就是看个热闹。

    但是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要知道这可是华夏电影市场第一次,在好莱坞真正意义上的A+级电影的票房战绩上超过北美市场。

    虽然此前的《环太平洋》《哥斯拉》等等都号称是好莱坞大片。

    但是论起投资成本,都还不能算A+级别。

    毕竟【变形金刚4】的制片成本可是足足有2.1亿美元。

    而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电影市场虽然越来越火热,但一提起好莱坞电影,大部分华夏电影人却依旧十分悲观的原因。

    没办法,金钱即资源。

    别人可以动用十几个亿来拍电影,并且还有把握盈利,这你说怎么打?

    以小博大一次那叫奇迹,但次次都出现就是见鬼了!

    因此比拼到最后,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什么时候国内电影市场可以养活一部成本过十亿的电影,那么双方才算是在经济基础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不过从《变4》那19.68亿的票房来看,就算用最简单粗暴的三分之一分账比例来算,华夏电影市场目前理论上已经可以承受成本为6亿的电影了。

    这让高飞心里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

    还好,国内电影票房发展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要知道高飞当初之所以敢投资《流浪地球》可不是出于什么情怀,而是经过谨慎的考虑和严密的推断的。

    不过当时高飞的判断比较保守。

    他认为国内电影市场至少还要三年时间才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而那个时候《流浪地球》也应该差不多完成后期制作了。

    所以高飞才敢在很多电影票房都没有六个亿的时候,花六个亿去拍一部科幻电影。

    当然,他所谓的保守相对于很多同行来说已经很超前了。

    他们可不敢赌国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不敢仅凭着这个自信就赌上六个亿。

    只是让高飞意外的是,传奇影业的这帮子老外倒是比大部分国内电影人对华夏都有信心。

    若非如此,也不会大手笔投拍《长城》了。

    自己人“做空”,老外反而一个劲的“做多”华夏?

    尼玛~(⊙o⊙)…简直离谱!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

    杀头的买卖有人作,赔本的生意没有人作!

    《长城》1.5亿美元的成本虽高。

    但相比于《变4》2.1亿美元的成本来说却又不算什么了。

    然而《变4》单单在华夏市场就拿3.17亿美元的票房,这显然给了传奇影业极大的信心。

    因此在传奇影业方面看来,就算《长城》达不到《变4》全球票房11.04亿美元的恐怖成绩,可通过中美两大市场收回成本总不是问题吧?

    要知道30亿的回本压力也不过就是4.5亿美元票房而已。

    而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中美两大市场各自承担2.25亿美元的票房压力,完全不是什么强人所难的事情。

    毕竟2亿美元票房的华语电影,国内都已经出现好几部了。

    故此传奇看似搞了一个必定赔本的项目,但实际上风险竟然没那么大!

    不得不说,传奇影业这波的算盘打得还真得挺溜的。

    一旦这回他们真靠中美两方的电影市场收回成本,那么在其他国家的电影市场上就是纯赚。

    而且还可以通过版权运营和影视周边售卖再大赚一笔。

    要知道这可是好莱坞影视公司的拿手好戏。

    很多时候,大部分好莱坞大片立项之初其实就是冲着保本去的。

    因为相比于票房分成,电影的后续版权收入才是大头。

    比如去年那部在全球大火的《钢铁侠3》,虽然总计拿下了12.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但因为用的是迪士尼的全球发行渠道。

    所以最后漫威影业拿到手的票房分成也不过才3.5亿美元而已,勉强才覆盖拍摄成本。

    可是这部片子后续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