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以商业片居多,但是当年《寻龙诀》和《绣春刀》上映之前依旧没少修改。
好似一刀不剪对审查来说是什么滔天大罪一样。
只是刁一男闻言却忍不住苦笑道:
“要是这样就好了,问题是昨晚我俩喝了点酒,所以采访到后来他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了。”
也不知道娄夜是真醉还是假醉,反正刁一男昨晚听得是眉头紧皱。
其实别的倒还好,主要是当女记者采访娄夜对当前局面的看法时,娄夜当即想都没想就抛出两句话:
“若再遭重审,说明审查者是盲人!”
“市场再繁荣,管理也在黑暗中!”
说完还不理会刁一男的提醒,倔强的表示这就是他的态度和立场。
听到这里,高飞顿时无语的摇了摇头。
得,这又是一个头铁娃!
想到这里,高飞倒是不由的庆幸他遇到的导演大多数还正常。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艺工作者大多都有些感性和冲动。
毕竟“不疯魔,不成活”其实就是所有艺术家的墓志铭。
只是搞艺术的太多愁善感了也不好,容易偏执和钻牛角尖,一不小心就容易让自己陷入窘境。
而在随后的几天里,日子过得既单调又有趣。
因为高飞每天除了看片就是看片。
甚至除了参加主竞赛单元的电影之外,他还会去柏林的电影卖场去逛逛,看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电影。
虽然那些大多数都是一些籍籍无名的导演之作,但却未必没有可观之处。
不过最让高飞觉得满意却是另一部同样入围的日本电影《小小的家》。
这部片子主要讲述了在昭和时期的日本,一个女佣和女主人一家在战争期间发生的故事。
那时,美国还没对日宣战,在东京郊外这所有着红屋顶的小房子里,她和老公、儿子、家佣和朋友一道,过着最后的快乐日子。
整体来说,算是一个日本版的《乱世佳人》。
但是82岁的导演山田洋次在电影里却没有回避当年的罪孽,更没有像日本政府一样对那场战争顾左右而言他。
而是十分认真的在电影中表示“日本有罪”。
其实山田洋次本身也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
当年侵华伊始,他就跟随身为伪满国铁路工程师的爸爸来到大连生活。
可以说长春、沈阳和哈尔滨等“伪满国”城市的记忆充斥着他的童年。
至今他对童年时代接受的战争宣传教育记忆犹新。
因为好奇,高飞在看完电影之后还和山田洋次聊了一会儿。
老人家倒也没有什么避讳,直言道:
“日本报纸总在报着军队获胜的喜讯,后来才意识到都在谎言。”
“在那场战争里,日本的大部分人都是帮凶。”
“青壮年参军,女人、老人也在狂热的为战争服务。”
“甚至连寺庙里的和尚都将庙里的钟捐了出来,用来制作【万岁弹】”
“……我后来才知道,当金陵发生大屠杀之后,东京却居然在庆祝。”
“……“
“战败投降当天,我还在东北上学,后来经过华人居民区时,看到家家户户都突然挂出青天白日旗,我才知道战败了。”
说实在的,山田洋次的话语其实并没有多么惊世骇俗。
至少每一个拥有基本良知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是事实。
只是对于日本还有像他这样有着清晰历史观的人高飞还是颇为惊讶的。
对此老人家却无奈的表示,当年像他这样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只是现在快要死光了,尤其是在赤**走向偏执之后。
“我很担心,当我们这代人都死光了之后,后辈可能就会彻底被那些政客糊弄了,因为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都死了,只能随他们说了。”
说罢,山田洋次再次忍不住长叹一声。
高飞不知道他是不是抱着一种赎罪的心态。
但是对于他这种行为高飞还是赞同且支持的。
至少相比于其余数位两段装死的日本人,山田洋次敢在《小小的家》的首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直接了当的对安倍鬼三参拜靖国神社表达坚决反对态度。
在这一点上,他一个日本人倒是比某些自诩文明的“公知”更有良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