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五章:东路(3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杀着突入进来的泰山军。

    随着对泰山军吏士们的绞杀,这阵型的细缝得到了填补,方阵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但这个稳定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当徐晃带着飞虎军杀上来后,一切努力皆化为了泡影。

    严敬的确忠勇,但可惜军事到底是力的较量,不仅仅是精神。

    他最后是被徐晃亲自砍翻的,但为了表达对这名坚守阵线不退的敌将,他并没有砍下此人的首级。

    在这个以首级论功的时代,这是徐晃的最高致敬。

    随着“严”字旗帜落幕,三千人的大阵终于不可避免的崩解。

    于是肉眼可见的,到处都有汉军抛掉军旗,亡命向着东面密林的方向逃跑。

    而严敬部已经是汉军在东线战场的唯一一支力量了,他的崩解正式意味着汉军在东线全线溃败。

    只不过这是大环境的,在具体的场景下,在这里依旧有一些营头还在完整的保持着阵型。

    这些小阵或是百十人一阵,或二百人一阵,都是在汉军基层军吏的指挥下,保持着一定的阵型,缓缓向着后方撤退。

    在那里,先前溃退的汉兵也在那里重新得到集结,虽然短时间不能重新投入战场,但依然可以为卢植的左面提供有限的安全。

    为了重新组织溃兵,卢植将自己身边的君子营派遣去了一半。

    只有足够数量的军吏,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但卢植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他茫然的看着东面,内心怎么也接受不了,汉军就这么败了。

    ……

    此时,位于战场后方的张冲,也高兴的看着东面的战事。

    他忍不住对何夔道:

    “这杨茂打得不错,打得好。”

    何夔当然不会这个时候扫兴,说什么杨茂的兵力优势大呀,什么中军支援了三部突骑啊。

    对于一场战役来说,追求的不是公平的对决,而是你是否在一个空间内集中更优势的兵力完成目标。

    这个道理,何夔自然明白。

    他只是忧心道:

    “王上,现在杨茂部已经在东部取得进展,需不需要让其部前出到坡后,完成对汉军的半包围打击。”

    面对这个提议,张冲想了想,拒绝了。

    说到底,他还是担心汉军的援军。要是杨茂部直接前出投入,那一旦河间兵出现在东面,他就要被左右夹击,非常危险。

    而留着杨茂部留在东面,既可以作为支点防备汉军的援兵,又可以作为威慑力量,牵制汉军的后备。

    于是,张冲下了这样的命令:

    “令杨茂部占据东面坡山脊,威慑敌军运兵线,防备敌可能于东面出现之援军。再令,支援你部的突骑三部重新集结,配合中路兵,扫荡中路残存的敌军。”

    此份军令很快就送到了刚刚品尝大胜喜悦的杨茂诸将手里。

    对他们来说,此战远远没有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