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零三章 :危局(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个泰山军高级军吏,似乎在大政方阵上是和王上唱反调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情豪族之家的。

    这种和王上意志背道而驰的行为,纵然在当时都会让人惴惴不安,更不用说王上被神化为天地英雄的现在了。

    所以董访是万万不能再一次犯这个错误的。

    他很清醒,明白之前他能被轻拿轻放,不是自己的行为没多大回事,而是王上珍惜自己,给他机会。

    正如王上说的那句话:

    “培养一个黄天事业的同路人不容易,要能保护。”

    这话固然让人心暖,但董访是万万不敢忘记这话还有个后半句,那就是:

    “可要是个别同路人执迷不悟,一条道走到黑,那黄天事业也是不会等他的。”

    于是,当陶黯这番威胁性十足的话说出来后,丁盛还在那边犹豫,而董访却直接站了出来,拍着胸脯对陶黯道:

    “陶公,这就交给本帅吧,本帅……”

    他还没表态结束,刚刚还犹豫的丁盛直接抢过话说:

    “陶公,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我军中有善土木的,定然能在下一次暴雨前拦截淄水,到时候等暴雨一来,可直接决坝水攻临淄。”

    好家伙,刚刚还犹犹豫豫,这会看到董访要先表达了,立即抢先表态。

    无怪乎丁盛总自称为泰山军第一聪明人呢。

    他的确聪明。

    于是,陶黯就这样饶有兴味的看着两名帅在这争抢着任务,甚至彼此之间吵得面红耳赤。

    他摇了摇头,看向了那千百年来依旧川流不息的淄水,看着两岸开垦出来的无数良田,心中也是颇为沉重。

    他陶黯又如何能不知道,这大水一放,这些耗费了不知道多少血汗才开垦出的良田,可能就要一招毁于大水。

    到时候,他陶黯可真的就是一策而让数十万临淄人衣食不落了。

    我知道自己是为了理想,我问心无愧,但为何我的内心深处却这么感到罪恶呢?

    难道我的心在骗我?

    将这些莫名的情绪排掉,陶黯转头就向二帅开始布置了军务。

    他丁盛该如何如何,他董访又该如何如何。

    此时他们三人都没有意识到,本该平等的三人,这会丁、董二人俨然已经是陶黯的下属了。

    ……

    淄水的对岸,郁郁葱葱的密林。

    纵然临淄早在春秋就是东方大都,历代兵家每每攻伐临淄就要来这里伐砍一批林木作为攻城器械。

    但千年过去了,这淄水岸边的森林却好像没有多少减少。

    此时,就在这片密林的边缘,几名骑士隐匿在林内,眺望着淄水对岸。

    很显然,他们看到了陶黯这群人,并观察这些人的底细。

    而在这几骑的后面,茂密的林内淅淅索索,不知道有多少人马就潜伏在这里。

    这些人全部都是身穿绛红色的衣甲,旗帜全部偃倒下来,只有时不时来回奔走的令兵们在林中时隐时现,其他人都静静的潜伏着,不动声色。

    毫无疑问,这一支军队正是曹操的大军。

    曹操在寻找关羽主力无果的情况下,终于决定急行军返回临淄,打算对围困临淄的泰山军进行打击。

    但同样的,他们也在路上遭遇到了那场大雨,因此不得不在这片原始密林中躲雨。

    当然,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悲惨的。

    因为雷暴而死的人马,昨日就有十六人骑,这让曹军的士气陷入了低迷。

    今日天晴,就当曹操准备带着大军出林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对岸来了一队人马。

    此时的曹操就带着几名军中骑将隐匿在林边,小心的观察着对岸。

    从他的视野来看,对岸的人马肯定是泰山军,而且似乎人数也并不多。

    但他也不能确定,因为对面的有不少此起彼伏的山坡,这大大阻碍了曹操的视野,所以他也不确定敌军人数到底有多少。

    所以他决定让人去对岸抓几个泰山军的哨探,好摸清敌军的底线和情况。

    因为临淄城已经被泰山军团团围住,荀攸那边最后一次给他送来的消息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了。

    所以目前为止,曹操只知道围城的泰山军是丁盛和董访两只军团,但其人数到底有多少,目前已经发起了几次攻城,他们的后勤补给在哪里。

    这些他曹操都不清楚。

    之前曹操还是很担心自己的踪迹会被泰山军的哨骑给抓住的,毕竟他的骑兵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要比泰山军来得弱。

    所以曹操才专门绕了远路,就是要用这片密林来遮蔽踪迹。

    本来曹操还担心呢,因为虽然密林能遮蔽踪迹,但毕竟离临淄还是有不少的距离的,所以可能在获得情报这一点是不利的。

    但没想到,他这边想睡觉,那边就有人给他递上了枕头。

    现在敌军的人数似乎在百人上下,于是曹操想了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