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六章 :谶纬(2 / 3)  犁汉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了。

    陈登他们也开始炮炙一系列谶纬和谣言,甚至在这一块上,他们这些受到儒家正统教育的士大夫们还非常擅长。

    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系统学习过谶纬的。

    此刻,无数表达天命在汉的谶纬传遍城内,但似乎却都有相反的解释。

    比如北斗七星上的苍龙在夜空中大放光明。苍龙是东方天,它在大放光明,说明青天依旧在庇护着大汉。

    而苍龙又为木属,木生火,有苍龙相助,炎汉何惧?

    但很快有新的传言就出来了。

    可这些人似乎忘记了,人太平道起事的时候,就以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如今泰山军汹涌而来,这徐州头顶上的苍天也撑不了多久了。

    然后还有一条,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当日太后南下徐州,从宫里带出了高祖斩杀白蛇的赤帝剑。

    这个享受天下万民四百多年供奉的神器一定会再次庇佑大汉,让大汉再次伟大。

    可似乎制造这条谶纬预言的,可能忘了,如果那柄神器有用的话,那京都又是如何陷落的呢?

    但不论如何,此时的彭城充斥着各种谣言和谶纬,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争斗,都想钻入到更多人的心智中。

    而那些想要继续战斗的徐州精英们在有了这些精神力量的安慰后,似乎终于能主持战事了。

    就这样,彭城内的徐州军在之后一直关注北方的泰山军动静。

    此前泰山军李虎一部进占沛县,其主力犹在兖州中部的蛇丘一带。

    但仅仅八日,泰山军主力就从蛇丘抵达到了沛县,并汇合那里的李虎部南下发起进攻。

    从沛县到彭城距离是一百四十里,徐州军在这个通道上分别构建了泗水亭防线,留县防线以及最后的十五里亭防线。

    这三道防线都是横穿泗水,自北向南分布,其中最被徐州军放在重要的就是第一道泗水亭防线。

    泗水亭是当年高祖龙兴之所,其自秦以来就是交通要地,它正好处在丰水和泗水的交叉口,这两条河正好一左一右将彭城北部分割开来,是天然的防线。

    徐州军在泗水亭防线无疑是倾注了心血的,光沿岸的坞壁堡垒就是数十座。

    可这样的防线,却犯了兵家大忌。

    徐、扬两家兵力雄厚,合营以后众达八九万,其中扬州军方面又追加了兵力,从原先的两万精锐,一下子增补到了四万人。

    可以说,孙坚在看清如今局势后已经充分意识到,再不将家当全部押上来,恐怕后面连押注的机会都没有了。

    虽然太史慈的突骑不断肆虐着徐州腹心,甚至几番都打到了长江边,可扬州军的援军是走的中渎水道的。

    泰山军的突骑就算再善战,也无法阻挡水道上的援兵。

    于是,来自扬州的兵源和粮秣送到了彭城,为彭城的军力又续了一把。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此时徐扬两家兵力到了八九万,按理说兵力上是远远多于泰山军的。

    但徐扬方面所要防守的又岂止是泗水这边的三条防线呢?

    在泗水东岸,也就是兰陵方向已经出现了泰山军的部队。

    所以为了防止泰山军从薛县、阴平一线,也就是彭城的东北方向绕到彭城这边来,徐州军在微山以东,阴平以西的平原上又修建了一道防线。

    这一下子就分掉了一万五千兵马。

    然后在彭城的西南方向,也就是汴水边的萧县,因为这里是中原方向进入彭城的要道,而泰山军在中原方向也有大股兵团力量的存在。

    所以为了防备这条通道,孙坚带着扬州军两万众布防在这里。

    而这两边一去,就剩下个六万多人了。

    而彭城这边需要作为后方总指挥,也需要相当多的机动力量,所以彭城内外又有四万多人。

    所以,实际上徐州军在泗水这边的三道防线,拢共就两万人。

    虽然泗水亭防线的人数是最多的,足有万人,但就算是万人洒在数十个坞壁里,每个才多少人呢?

    在军事作战中有个铁律,那就是谁能在局部位置获得优势兵力,谁就取得战场优势。

    当徐州军将万人如同芝麻一样洒在丰水、泗水之间,他们的失败就是注定了的。

    率先发起进攻的,是刚刚抵达沛县的马超部。

    在当天,马超率部五千,抢先渡过丰水,直接攻破了面前的三座营垒。

    马超部是典型的步骑混合部队,在成功渡河后,总兵力竟然比对面的徐州军还要多。

    以其部之强,又有兵力优势,徐州军如何不败?

    而一旦这三座坞壁被攻破,直接就宣告了徐州军的泗水亭防线的失败。

    附近的徐州军因为缺乏骑兵,根本来不及集结阻挡。

    于是马超部乘胜南下,直趋后方的留县。

    而得知马超竟然不通知一声就抢先发动了进攻,一直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