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格物造器(2 / 3)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制作,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都能用得起。

    《镜史》这本书赵柽读过,里面记载了七十余种镜子类东西的制造方法,大部分都是用水晶打磨的,所以他才兴起用水晶做望远镜的想法。

    这时他听到史进说话,想了想道:“带人去市集上再看看,有更加晶透的水玉都买回来,尤其是紫色水玉。”

    紫水晶乃是水晶里制作镜子的最好材料,若是有紫水晶的话,他的把握更大。

    而且一但制造出了望远镜,一架两架肯定不够,至少卫极以上的将官都得人手一副,斥候队的首领也得配上一副,如此才能更加洞悉敌情,增加战场的胜率,最大限度避免无谓的伤亡。

    “爹爹,你要给熹儿做什么东西啊?”小赵熹这时眨着眼睛问道。

    赵柽站起身,围着箱子里的水晶块走了几圈,然后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他要制造牵陀车,孙云球发明出来打磨镜片的物品,那个时代几乎都是直接用手磨镜,费人费力不说,而且还未必精准,稍微不慎材料就浪费了。

    但自从牵陀车问世后,这种情况便彻底扭转,因为牵陀车可以固定想要打磨的晶石,甚至一些薄厚凹凸都可以掌握,打磨完之后,只要再动手精修校正一下就行了。

    不过这东西需要用手摇,类似使用小磨盘磨香油,但并不费力,毕竟晶石到了要打磨的程度其实没有太大体积,顺势转动牵陀车上的把手就可以。

    制造望远镜有两大难题,一个是切割,另外一个就是打磨,这两个难题在赵柽这里都可轻易解决,他手上有莫邪剑,可以随意切割水晶,又知道牵陀车的制造方法,可以加工打磨,只要水晶合适,那造出望远镜来应该并非难事。

    “爹爹,是要给孩儿做玩物吗?”小赵熹立刻高兴起来。

    “算是吧,先做一个牵陀车。”赵柽笑道。

    “牵……陀车?”小赵熹没听过这个名字,“爹爹,这车好玩吗?”

    赵柽道:“好玩,甚为好玩。”

    小赵熹立刻拉着赵柽衣角:“爹爹,我要牵陀车!”

    “好,爹爹现在就带你去做。”赵柽摸了摸小赵熹的头,领着他走向演武场,周处带着侍卫后面跟随。

    这西宁府邸的演武场远没有东京王府大,也就勉强能跑开马的样子,演武场的一边是个小树林,树叶大多已绿,不过却有几颗没熬过冬季,依旧枯着枝干。

    赵柽袖中滑出莫邪剑,“唰唰唰”片刻工夫就斩了不少枯木,然后思索几息,对周处道:“去寻些铜箔来,没有的话就拿铜钱融了,再找大小粗细不同的铁钉送过来。”

    周处立刻带人去找,赵柽开始按照记忆制作牵陀车。

    本来这算是木工的活,可木工若是按照图纸造一台牵陀车怎么也要个五七天,因为又得锯,又得刨,又得锛,最后还须和些铜石之物组装一起。

    但赵柽不用,莫邪剑削铁如泥,想要什么样直接切了就是,所以没用多久他便把牵陀车所须的木架材料弄好,接着周处送来铁钉,他就“叮叮哐哐”敲打起来。

    正常牵陀车的木架都是用楔子嵌入的,可他没学过木工活,怕镶嵌不好,便直接用钉子去钉。

    这个时代的钉子没有上面扁头的钉头,上粗下细,钉身不规则,有几条棱子,一但全部钉入,木头表面依旧十分平整。

    赵柽将牵陀车的架子钉好,瞅向周处,周处道:“王爷,铜箔正在熔炼,我让人在那边等,弄好了马上送过来。”

    赵柽点了点头:“再去寻些砂子,寒水石,铅精和粗竹,顺便把前面那箱子水玉抬来。”

    寒水石就是石膏,铅精就是水银,周处闻言立刻去寻。

    没用太长时间,周处将这些东西备好送了过来,接着赵柽开始装配这牵陀车,待差不多之时,铜箔又来,他把这牵陀车柔软处包了边,笑道:“大功告成!”

    小赵熹在旁边纳闷:“爹爹,这是车?”

    赵柽道:“正是牵陀车。”

    小赵熹围着转了几圈:“车子怎么没有轱辘?还这么小?”

    牵陀车下面是平的,而且也就尺半见方,类似个木箱子形状,中间镂空,有个小门可以向内放东西,根本和车不像。

    赵柽伸手一指上面,牵陀车正上方有四个小木头圆盘,他道:“这不就是四只车轮吗。”

    小赵熹纳闷:“爹爹,这……这是吗?”

    赵柽道:“你摇动一下试试。”

    小赵熹伸出手抓着摇杆去推摇,那四个小圆盘居然一起转了起来,他立刻惊喜道:“爹爹,真的会动,四个轱辘全都动了。”

    赵柽笑道:“等爹爹再给你做个好玩的东西。”

    说完,他又操起莫邪剑,捡一块稍微好点的水晶石,“唰唰”几下,按照《镜史》里的记载切了几个小薄片,修整边边角角后,装到牵陀车上的四个圆盘底下。

    然后他将砂、寒水石与铅精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又灌到圆盘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