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七章 下三滥手段?(2 / 3)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管最后,李卫东还是承诺,帮他找找陈侠这个专案组的正派组长,等过完年,约在一起吃个饭再说。

    虽然李副厂长有些不满意,但目前也只能如此。

    他也清楚,这都年二十九了,公安跟一机部的扯皮,也不是三两天就能结束的。

    所以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来‘睡服’李卫东。

    更关键的是,他已经捏住了李卫东的‘把柄’。

    从轧钢厂离开,李卫东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年前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可以舒舒服服的过个好年。

    他也没有再返回农场,而是回到四合院。

    正式开始放年假的日子。

    回到家后,李卫东见杨芳芳正在整理对联。

    李卫东老家那边有种说法,二十九,贴倒酉。

    就是贴春联的意思。

    按照老一辈流传的规矩,最好是腊月二十九下午十二点到三点钟。

    或者除夕这天,上午六点到十二点。

    寓意为红红火火。

    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李卫东也没有更改老一辈传统的意思。

    反正上辈子,到了他那会,一般都是除夕当天上午贴春联。

    所以,在他看来,早一天晚一天,关系不大。

    只要家里人,尤其是老太太高兴就好。

    “卫东,你回来了?”

    杨芳芳正在摆弄着一副对联,有点分不清楚贴在哪边,见李卫东回来,立即招呼起来。

    “下午就贴?”李卫东问道。

    “对,你帮忙看看,这是上午三大爷送过来的。”

    “字……这颜色有点不对啊。”

    原本,李卫东还想夸两句字的,只是,却发现字的颜色有点不对劲。

    “三大爷说,他特意在墨里添加了朱砂,说是这玩意能够驱邪镇宅,是专门找人求来的。”

    说到最后,杨芳芳的声音明显放低。

    朱砂一般都是画符箓的,据说有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反正她就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孩子生病,路过跑江湖的道士就拿出一张符,烧了后放在水里搅拌均匀,给孩子服下,很快就能好。

    甚至她还听过各种各样的传奇故事。

    所以,听到里面添加了专门求来的朱砂,她便深信,这春联能镇宅。

    要不然三大爷怎么舍得花这份钱?

    而且,对方家里的也差不多颜色。

    “朱砂?”

    如果仅仅只是加了朱砂,李卫东并不怎么在意。

    但是他却想到,之前见到阎埠贵的时候,对方表现的有些心虚,慌乱。

    见到他的时候有这种情绪,明显就是不怀好意,或者做了什么见不得人勾当。

    再加上对方吝啬,能算计的性格,会这么好心?

    无偿给写春联也就罢了,还专门去求的朱砂。

    什么时候,他阎埠贵这么乐于助人了?

    如果对方真的是想拍马屁,那见到他的情绪应该是欣喜,邀功。

    所以,这里面明摆着有问题。

    “对啊,你帮我分一分,咱们下午就贴上,奶奶说你们明天得一早就走,没时间。”

    杨芳芳点点头。

    “这个先不急,妈呢?”

    李卫东环顾一周,并未见到张秀珍。

    而老太太这会正在北屋里熬着浆糊。

    以前,家里肯定舍不得用面粉来熬浆糊,但如今因为李卫东的缘故,家里并不缺白面,再加上,用钉子订春联比较难看,风一大,就容易吹烂掉。

    而用胶带也粘不了木头门,更容易掉。

    所以最好就是用面粉打浆糊,直接糊上去。

    可实际上,很多人家舍不得白面,就用棒子面将就着,只不过论起粘度来,远远不如白面。

    “妈回那边了。”

    杨芳芳有些羡慕。

    正常情况下,嫁出去的女儿,年前都会回趟娘家,或多或少,给送点礼。

    但她因为家里刚刚没了老人,所以这头年不方便回去。

    哪怕张秀珍跟她说过,李家没这规矩,不用在意,但杨芳芳左思右想,还是没回去。

    不过,她还是托人给家里捎去了点棒子面。

    用的是李卫东给她带回来的年货。

    毕竟李卫东也说了,那份年货是农场专门发给她的。

    而她这么做,也是跟张秀珍商量过的。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那就是李卫民。

    毕竟在他看来,杨芳芳的,就是他的。

    他自己都吃不饱,凭什么给丈母娘送去?

    甚至还指着杨芳芳的鼻子,骂她身为李家的媳妇,天天想着娘家,给娘家送东西。

    直接把杨芳芳给气哭了。

    后来还是李书群出面,狠狠训了李卫民一顿,并让他年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