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皇位传给祁王多好(2 / 3)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明……是你的了……」】

    【朱由检低着头,眸子里是难以看清的深沉。】

    【你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五弟朱由检,有圣君之志向,却无圣君之才能,总想着算计别人却总是被别人算计。】

    【大明,定亡于朱由检之手!】

    【然而你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下,你没有更好的传位人选,将皇位传于朱由检只是矮个子里挑了个高个子,如今的仁宗子嗣里,凋零殆尽。】

    【你很迷茫,为什么当年的成祖朱棣没有传位给祁王一脉,而是传位给了太子一脉?】

    【祁王一脉,能控制西南数百年,不仅没有逐渐衰弱,反而愈发鼎盛,若是当年成祖传位于祁王,又何止让大明走到今天?】

    【若是当年成祖传位给了祁王一脉,如今的你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王爷,而非是一个被陷入泥潭难以挣扎的天启帝。】

    【罢了,你已是将死之人,又何必去思考这些。】

    【天启七年八月乙卯,你驾崩于乾清宫,庙号「熹宗」。】

    【朱由校的皇帝人生模拟结束。】

    看到这里,朱棣的心里有点数了。

    大明兴于洪武,盛于永乐,耻于正统。成化时中兴,嘉靖时堕落,留给天启帝朱由校的大明,已经是一个四处漏风的腐朽帝国了。

    朱棣对天启帝谈不上多喜欢,也谈不上厌恶,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天启帝,大概就是——无能为力。

    他只能勉强做到,不让大明亡于自己之手。

    朱棣已经有了预感,恐怕真如天启帝所想,大明将亡于朱由检之手。

    模拟到天启一朝,大明这糟糕的局面已经仅次于当年土木之变后的大明,然而那时的大明,有纵横沙场未尝一败的祁王朱高燨,有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的于谦,有一代明君景泰帝朱祁玉。

    这三个人,放到哪一朝哪一代都能震古烁今,祁王打仗怎么打都能打嬴,于谦守国怎么守都能守住,景泰帝治国怎么治都能治盛。

    天启一朝有谁?

    他有东林党,阉党,以及在东北威胁越来越大的建州女真?

    各种弊病,在帝国虚弱到极致的时候,全都爆发了出来。

    朱棣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大明亡国以后,由谁来主宰中原?

    起义军?

    还是建州女真?

    不,都不是。

    是西南祁王府!

    在嘉靖一朝的时候,十万西南军就可以横行天下,当时的朝廷还没有完全堕落,陷入屡战屡败的局面。嘉靖初期,朝廷尚且还算是清廉,嘉靖帝也还是有志青年,拥有着帝王该有的野心,去收拢皇权,扫平西南!

    而当时的祁王府,是最虚弱的时刻,新祁王朱佑榭刚刚继位,西南军人心不齐,面对气势汹汹的三十万朝廷大军,西南及及可危。

    然后,嘉靖无了。

    新王朱佑榭率领十万西南军,不费吹灰之力,将朝廷军冲垮,俘虏几十万人,从此以后,朝廷每年都要给西南巨额的赔偿款,而祁王府在此战以后,势力愈发雄厚。

    当时的祁王府就已经可以横扫天下,在天启朝的祁王府,只会更加的强大。

    他随时都可以发兵北上,入主中原!

    ……

    永乐十三年,九月

    农历九月,又称「季秋」,是秋天的最后一个月份,季秋之后,便是孟冬,万物在九月凋零,落叶纷纷为金陵城披上了枯黄的甲胃,犹如迟暮的老将,是一年里肃杀之气最重的一个月份。

    看似平平无奇的早朝,在这一天却显得很隆重,陛下昨日下旨,京中官员必须在今日上朝,无论任何缘由,只要还剩一口气,就必须来奉天殿上早朝,抬也得抬过来。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神。出海者,无不信奉妈祖,许愿海上一帆风顺,郑和也不例外。

    但是一回到了京城,郑和说的话里就不动声色的将「来神默助」,换成了「赖帝默助」,将感恩的对象从妈祖,换成了朱棣。

    「如此两年海上漂泊,郑和,辛苦你了啊。」朱棣感慨的说道。

    郑和热泪盈眶:「为陛下尽忠,臣定当鞠躬尽瘁!」

    「郑和之英武,类于祁王,朕想,你们两个应该有更多共同话题吧。」朱棣笑道,「毕竟,你们两个都对西洋很感兴趣。」

    郑和将目光投向了祁王,朱高燨着一身蟒纹袍子,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之前站在这个位置的人,是太子朱高炽。

    注意到郑和的目光,朱高燨微微一笑,表示善意。

    郑和怀疑自己看错人了,这他妈是祁王?!

    他上一次见到祁王,还是在三年前,那时在祁王的身上看不到丝毫的架子,如同谪仙人一般,风流个傥,温驯柔和,一双桃花眸子多情迷人,与陷入党争漩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