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恒景的时代(2 / 3)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露了出来。父亲面无表情的提着剑向你走去,你被吓得后退数步:“父皇,父皇!我是你儿子啊,父皇这是何意,儿臣何罪,乃至引得父皇如此动怒!”】

    【父亲虽然已是六旬老人,然手持长刀,却有老将之威武,长须微动,你毫不怀疑,此时的父亲仍能上马作战,挥刀砍杀敌人。】

    【父亲问道:“你刚才说的话,是认真的?”】

    【你咬牙了牙关,停下了后退的脚步,展开双臂道:“父皇,你要杀便杀吧,倘若儿臣让您失望,做父亲的刀下鬼,儿臣也死的不怨。”】

    【然而,你最终还是没等来父亲的利刃。】

    【父亲轻抚障刀的刀刃,悠悠道:“朕持此刀,伏纪纲、擒汉王、攻漠北、灭建州,深入高丽,直抵瀛州,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不负大丈夫之志!”】

    【父亲道:“朕怀疑过很多人,却唯独没怀疑过自己,倘若连自己都不相信,你又如何能成就伟业!”】

    【你愣了一下,叹息道:“人生之艰难,就像那不息之长河,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令人抱恨终生。”】

    【“你不做,怎知自己不行?”父亲大喝一声,“大明朝的国运背负在你身上,数万万黎民的存亡寄托在你身上,朱瞻墭,你安能未战言降!”】

    【父亲这忽然的一声大喝,犹如将你的魂魄从幽梦中喝回,震的你心神清澈,让你从昏沉中醒来。】

    【父亲继续问道:“苏文任大将军久矣,手握漠北十二卫数万将士,倘若我在,则北方安心,我不在,你如何降服于他?”】

    【此时的你,被父皇刚才的一声大喝唤回了信心,豪言道:“儿臣十三岁随英国公张辅大将军作战,上马驰骋沙场,未尝一败,领兵五十万灭帖木儿?蒙国公苏文又如何,漠北十二卫又如何,我弹指间可平定!”】

    【父亲又问道:“苏武执掌内阁六部九卿,京中官员以他为崇,倘若我在,则京中官员匍匐,我不在,你如何降服于他?”】

    【你道:“朝中官员,半数为我所提拔,纵观大明各省府县,东宫官员占尽天下风采,论智谋、论底蕴、论城府,我都不输任何人!”】

    【父亲释然一笑道:“既然如此,又何惧之有?太子长成,朕心甚慰,这天下有托付之人,朕,可安心长眠了。”】

    恒景帝不是永乐帝,朱高燨没有模拟器,他所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他打下了偌大的帝国伟业,倘若不想让这帝国做那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昙花一现,便需要自己培养出一名优秀的继承人。

    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做完无限的事,最终化作凋零的花瓣,在风中不知飘向何处。

    抬头望去,满天星河璀璨,欲饮美酒,邀月共醉。

    【恒景三十年中旬,历经三十载风雨执王朝命脉的宰辅苏武辞去内阁首辅、左都御史、户部尚书等职务,保留了太子太师的勋荣,返回福建老家归乡隐居,善终,追赠太师、荣国公,谥文正。】

    【恒景三十一年初,蒙国公苏文卸下大将军职务,将兵权交还于皇帝,返回福建的老家,在老家修建了一座国公府养老,得以善终,死后追封漠北王。】

    【恒景三十一年末,锦衣卫指挥使吕朝阳辞去职务,返回广西老家,得以善终,这也是锦衣卫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善终的指挥使,在位四十年,死后追封桂国公,后又追封为灵川王。】

    【恒景的时代落幕了,但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都会为恒景盛世留下璀璨的一页,你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

    【你曾亲眼目睹巨人,以血撑天!】

    【永恒如月,伟岸如日,那巨人,被后世人尊称为恒景大帝!】

    【朱瞻墭的随机身份碎片模拟结束。】

    朱棣看完这段,如痴如醉。

    他这次看到的是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祁王,不,准确的说是恒景帝。

    一个年迈的皇帝,一个年轻的太子,一个时代的落幕。

    已经走到人生路尽头的恒景帝,一手控制着大明前行,另一手在为自己死后大明的走向而推演,算尽世事,此时的他早已不见年轻时的桀骜不驯,唯有平静与理智。

    朱棣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扯着嗓门儿喊道:“小橙子,汤承,你他娘的藏哪儿了,给老子滚出来!”

    汤承听到皇帝的声音,连滚带爬的就跑了过来,毫无大太监的风范:“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双手叉腰,道:“备驾,朕要去看一看朕的好圣孙!”

    汤承懵了:“皇上要去江西吗?”

    一听这话,汤公还以为这好圣孙指的是赣王世子朱瞻基,毕竟解缙解学士那句“好圣孙可旺三代”给人留下了印象太深了,一提起好圣孙就想起来朱瞻基,一提起朱瞻基就想起来解缙,一想起解缙就想起来打板子……

    朱棣反问道:“谁说我要去江西了?”

    汤承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