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洪熙帝:四个月丢了五个省,坏了,我成建文帝了!(2 / 3)  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辅悄无声息的带着两三万旧部南下去了云南。而本就在云南根深蒂固的沐晟,这个你实在是防不住,人家在自己的地盘造反,除非事先得知,否则根本就挡不了。】

    【主要还是这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之间的事,洪熙帝在控制南北两京,预防山东叛乱的时候,你也已经抓紧这段时间控制了云南,出兵进攻空虚且毫无防备的西南各省。】

    【而现在,洪熙帝肠子都悔青了,他继位之初,尚未没有坐稳皇位,西南四省便先后沦陷,大明朝自打建国以来,除了建文帝还没有哪个皇帝吃过这么大的亏。】

    【不对,就连建文帝都没吃到过这么大的亏。】

    【靖难之初,建文帝八个月也就丢了北平一个府,而洪熙帝不到三个月就丢了四个省。】

    【你在整合了四省之地,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以后,方才不紧不慢的喊出来口号,不过你并不未说自己是来造反的,而是搬出《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条款,宣布“清君侧”靖难。】

    【你喊了一遍老爷子当年喊的口号,如出一辙。】

    【如果说当年造反的燕王喊的口号还有破绽,那你现在喊的口号,皇帝根本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自打燕王造反成功以后,那“奉天靖难”就已经成了“藩王有权合法造反”的借口。】

    【洪熙帝没权力否认你的造反,因为他如果否认你奉天靖难,那便是承认永乐皇帝是个反贼,而洪熙帝自己也就成了反贼,本来是顺位继承皇位的他也变成了谋权篡位的反贼,毕竟……他在当年靖难时,也是立了战功的。】

    【他们全家造的反,谁身上也不干净。】

    【反书送到北京,没等洪熙帝回过神来,便又传来了一道噩耗。】

    【本来派往南方平叛的朝廷军,没走多远又掉头回到了北方。】

    【山东的汉王也反了!】

    【汉王本就蠢蠢欲动,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方才忍耐了下来,现在看到有志同道合之士一起造反,他自然也迫不及待的就同样以“奉天靖难”的名义对朝廷宣战。】

    【洪熙帝继位不到半年,两个藩王,两个先帝嫡子全都反了!】

    【如果是一个藩王作乱还好,可同时两个藩王造反,让人难免会怀疑洪熙帝的统治。】

    【天下,大乱!】

    看到这里,朱棣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给大明的法律挖了一个窟窿。

    “藩王有权合法造反”这事未免也太扯淡了,放到历朝历代造反只有诛九族的份,哪还有什么合法可言,你都特么造反了还想合法?

    然而放在大明朝,嘿,还真是这样的。

    大明的律法,是皇帝制定的,皇帝老子说的话就是律法。如果说有什么律法是皇帝都无法决定的,那就只能是在他之前的皇帝所制定的律法。

    洪武皇帝创造了《皇明祖训》,被朱棣找到了空子合法造反,但他当了皇帝以后却没办法填上,一是因为这是他老子制定的律法,如果他忤逆了那就意味着不孝。二是因为,他如果填上了这个空子,那就把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但这空子总不能一直留着吧……

    好像也不是不能。

    洪熙帝的时候闹了这种笑话,是因为削藩不够彻底,还留下了隐患。而如果是恒景帝,就没这种烦恼了。

    别说恒景帝的时候有哪个藩王敢造反,就算是当下永乐朝,也没人敢造反。

    汉王叛乱,蹦跶了两下就被捏死了,被丢到关外打工。谷王作乱,还没开始造反,谷王府全家就已经死绝了。

    而在模拟洪熙帝继位后的两百年里,除了汉王和后来正德朝的宁王,也没有哪个藩王敢造反了。

    就算是正德朝的宁王,也不过是被人当枪使,是文官们默许甚至帮助他造反的。而且宁王造反也没闹出来多大的乱子,正德帝兴致盎然想要前去平叛,结果皇帝还没到,王阳明就给宁王先擒住了。

    未能尽兴的正德帝甚至还想把宁王先放了再擒一遍……

    由此可见,大明朝在永乐之后,藩王注定是扑腾不出来多大的浪花,不造反还好,造反的话直接连根拔了。

    少一个藩王,大明朝也能少分点地。

    朱高炽已是如此,就更别提削藩比建文、永乐还狠的恒景帝了。

    恒景帝的儿子泰昌帝继位之初,杀个赣王朱祁镇跟杀鸡似的,轻描淡写的就给赣王宰了。

    【得知汉王造反以后,你并未担忧被汉王率先夺得胜利果实。甚至有点想笑。洪熙帝虽然看着憨憨的,但也不是吃素的,你造反是因为有充分的自信与实力,而汉王造反……】

    【汉王也就剩下自信了。】

    【位于山东的汉王藩国与北直隶相隔并不算远,首当其冲的就要面临着洪熙帝的怒火,替你吸引去大量的火力,在汉王被朝廷灭了之前,你可以不紧不慢的把大明朝的南方给拿下来。】

    【等你吃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