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章 一字斜肩王(2 / 2)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欢相声的观众为什么突然就不见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新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占据了相声的市场?

    郭德刚原先也是这么认为的,观众都开始喜欢流行音乐了,相声这门传统艺术自然就不招人待见了。

    可是现在,他却不这么想了。

    相声还是有人喜欢的!

    广播里也经常会播放老前辈的作品,还是有人愿意听的。

    郭德刚打小就学相声,对这门艺术简直爱到了骨子里,他不想看着相声有朝一日也像其他的传统曲艺那样,因为没有观众,最后断了传承。

    不管怎么样,郭德刚想要再努力一把,看看将相声带回到小剧场,是不是真的能起死回生。

    “我这段时间也拜访了不少同行前辈,张先生就是我请来的,另外还有好几位老师,都愿意一起搭伙说相声,还有演出的小剧场,我也找了几个,现在就是……”

    郭德刚的声音越来越小,他准备得再多,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靠顾北。

    没钱,说啥都是瞎扯淡。

    张闻顺这个时候,接着说道:“顾总,我挺喜欢德刚这孩子的,身上有股子执着劲儿,甭看我岁数大了,可我还能在台上帮衬几年,可是要支撑一个相声班社并不容易,今个我们爷俩求到您这儿了,成与不成的,您给个准话,要是不成也没关系,我带着德刚去撂地,相声,还是得说下去的!”

    老爷子的语气格外坚定,顾北听着,也不禁动容。

    前世为了支持郭德刚,据说张闻顺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来了。

    “张先生,撂地就不必了,合作的事,我之前已经答应过小郭了,您看好他,我也看好他,剧场已经找到了?”

    后面的话是在问郭德刚。

    “找到了,找到了,我找了三个园子,一个是张一元,一个是三庆园,还有一个是华声天桥剧场。”

    “哪个大一点儿??”

    呃……

    大一点儿?

    郭德刚笑得有点儿勉强。

    您也忒瞧得起我了。

    还要大一点儿的剧场,到时候,水牌子挂出去,每场就来那么仨俩观众,台底下空荡荡的,演员比观众都多,才叫丢人呢。

    当然了,像这种丢人的事,郭德刚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

    他之前搭班演出,还曾有过,上台之后,底下除了干活的,一个人都没有的窘境。

    就是后来在茶馆演出,渐渐有了点儿小名气,台底下也有过俩仨观众的经历。

    说相声的脸皮没那么薄,观众少怎么了,郭德刚有信心,把相声门丢掉的观众再重新拉回来。

    “还是华声天桥大点儿,算上二楼的包间,能进去五百多人。”

    华声天桥是个专业的剧场,不像顾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个茶园子。

    “就天桥了。”

    顾北说着,也在观察郭德刚的反应,见他强装镇定,也知道这小黑胖子在想什么。

    “刚开始肯定会艰难一点儿,但只要有真能耐,肯定能渐渐的把观众带过来,我相信,未来天桥剧场肯定会有爆满的一天,说不定还能和有个相声段子,叫……《卖吊票》,也能卖加座票呢!”

    呵呵!

    甭说郭德刚了,就连张闻顺都不敢想。

    说心里话,他之所以愿意在这个岁数,放弃自己经营的生意,去帮郭德刚,除了对相声的热爱之外,也只是想在老得动不了之前,能有一个使活的地方,也算是弥补了多年的遗憾。

    复兴相声?

    这件事说说就算了,不能当真。

    连好角儿的相声,都没有观众喜欢了,更别说他们这些跑江湖的。

    “好,借您吉言!”

    顾北笑着点点头:“这样吧,你尽快拿出一个计划书,尤其是前期筹备的时候,需要的资金,每一项都列明了,给我拿过来。”

    “好,好!”

    顾北既然这么说,事情就算是已经定下来了。

    “顾总,您看看能不能给这个班社起个名字?”

    起名字??

    这还用想吗?

    德芸……

    不对!!

    现在还不能叫德芸社,毕竟郭德刚还没收徒弟呢。

    张闻顺更没给他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这八个字。

    云还没到,哪来的德芸。

    那么应该叫什么呢?

    顾北努力的回忆着,德芸社这个名称出现之前,郭德刚和张闻顺经营的班社也应该有个名字。

    想起来了!

    顾北拿起了桌子上的笔,抽出一张白纸,刷刷点点,在上面落下了六个大字——京城相声大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