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大湖重现(2 / 3)  细说红尘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世界尤其是修行界,可谓是较为稀有的性子。

    “等等,先生您说长风湖是被石塔吸没的对吧?”

    易书元没有说话了,灰勉脑子不笨,自然是能反应过来的。

    而易书元此刻前进的方向也不是楚府,等过了这条街道,他的身形也逐渐被周围人忽略,随后微风渐渐起,带着易书元飞向高空,最后落到了城墙西南的角楼顶端。

    看着西南方向地势略显低洼的大片田地,因为之前的大水,不少田地都已经被淹没。

    虽然水位不高,看起来在之后会消退,也能再次露出稻田,但现在从高处远望,就好似一个浸没万千田亩的浅浅大湖。

    这毕竟是一个元气充沛天地有灵的世界,长风湖不比小水域,自身水泽之根轻易不会断。

    “长风湖渐渐就会回来了!”

    “啊?那长风府城的百姓怎么办?都会被淹么?”

    灰勉不由担忧了一句,易书元则笑了笑宽慰道。

    “运河截流的影响毕竟也是不小的,长风湖虽然会再次出现,但也不可能恢复到七八百年以前那么夸张的盛况,淹不到现在的城区的”

    “只不过那肥沃良田不知会有多少将会被淹没于湖底了!”

    长风府产粮大府的名头,本就是在失去了长风湖之后才逐渐产生的,府城位于原湖的边缘区域,自然可以不受影响。

    但原本湖泊的位置,现在都是最肥的田地,尤其是大半官府丰田,几乎是不可能幸免了。

    反倒是百姓的田地影响并不大,但也会让官田的雇农十分难受。

    ——

    当天晚些时候,不断换马疾驰的几名驿报士卒终于抵达京城。

    御书房中,听到消息的皇帝心头震惊,手中批阅奏章的笔都不由微微一抖,骇然地看向转达的大臣。

    “相国说什么?”

    辅宰大臣同样心绪未平,此刻沉声重新复述一遍。

    “陛下,长风府突现洪水,几乎全境受灾,百姓损失无计,良田淹没无算”

    “洪灾?洪灾?长风府何时有过洪灾?”

    皇帝死死捏着笔杆,甚至攥出一些咯吱声响。

    “陛下,臣已经命人前去复查,但,但恐怕事实就是如此了”

    民间也有人再说长风府大雨笼罩的事情,一些迹象也已经显现,能够多方面印证一些驿报的真实性。

    长风府是产粮重地,更是近年来囤库的重要来源,今天一个“全境受灾”把皇帝打击得不行。

    良久之后,皇帝才长叹道。

    “查清受灾面积,统计受灾情况,开府库,由爱卿协同赈灾事务”

    “臣领旨!”

    辅宰大臣领旨的时候心中也能理解皇帝那份无奈,想了下直接开口道。

    “陛下,天灾非人力所能测,陛下励精图治以安万民,容臣斗胆说一句有些大逆不道的话,在陛下治下遇上天灾,对百姓而言,总好过昏君之治时受灾!”

    这句是心里话但也是马屁话,却也听得大庸皇帝好受不少。

    “相国也学会拍马屁了?处理好灾情,安顿好百姓,不得再有减丁,更要防止疫病,确保明年丰收,不得有误!”

    看到皇帝神色恢复平静,辅宰心中也安定不少,这就是一个明君带给良臣的信心。

    “是!老臣告退!”

    ——

    易书元是不知道承天府那边的震动的,他只知道自己回楚府待了几天之后,朝廷方面的赈灾措施就已经陆续到位了。

    在长风府城受灾并不太夸张的情况下,又距离京城不算远,放粮赈灾,减免赋税,以及官府出面组织人手整顿一应事务,并严厉打击犯罪,已经足以稳定局面。

    所以对于一部分长风府人来说,虽然洪水依然心有余悸,却也对渐渐开始重新回归生活有着希望。

    易书元本来应该告辞的,炼制山河宝图时的所得需要找个地方安心参悟一番,这可能需要不短的时日,之后道行便能有不小进步。

    但楚航的事情却还不算完全了结。

    杨本才已经告辞离开长风府,他本也是要回家的,只是被灾情耽搁了,所以现在易书元成了楚府唯一的客人。

    大水退去的第四天下午,楚航的书房内,易书元和他一起坐在这里。

    这会易书元已经整理出一份新的稿件,全都记载了楚航一些特殊的梦境。

    “没有缺漏了吗?”

    “绝对没有了。”

    易书元点了点头,看向桌上的宣纸,通读一遍之后只觉得还有不少漏洞。

    这纸上的内容正是楚航梦中得来的“修行方法”,只是看起问题不小,可能是那会老蛟其实已经魂灭,也梦不全了,也可能本就留了一手。

    以楚航的性子,易书元和灰勉都敢肯定,这货再承诺不碰,以后也会忍不住偷着练,说不定哪天就又出事了。

    所以易书元就打算帮他改改,同时也算是能参阅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