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宁愿让天下百姓饿死,也要给你家造一座黄金之城!(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究竟是皇帝,还是土匪啊!

    “放心,朕会派京营守卫曲阜的,你们缺什么用什么,随时回来取,朕只是说,让你们尽快搬去四平城。”

    “你们的家资,朕可不会惦记,朕又不是强盗!”

    朱祁钰笑道:“便这样定了,朕下旨催促李贤,快速跟女真人谈判,再征召民夫快速建城,中枢则催天下文人掏钱建城。”

    等我们去了,四平城估计地基都没打完,到时候可真就风餐露宿了!

    应了他的话了,孔家人不怕吃苦,这回可真吃苦了。

    至于孔家的千年家财,怎么带走呢?

    孔弘绪想拒绝。

    但皇帝的眼神吓人,只能闷声谢恩。

    离开朝堂,再慢慢想办法,他就不信了,有钱能使鬼推磨,他孔家有多是钱。

    “你打发人回去告诉一声,你留在京城,先完婚,婚事成了后,直接去四平城便好。”

    朱祁钰挥挥手:“好了,下去吧。”

    走出奉天殿时,孔弘绪脑袋都是懵懵的。

    见他走远了。

    叶盛率先道:“陛下,您强迁北孔,恐怕会引起天下文人反噬。”

    “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何反噬?”

    朱祁钰冷笑:“叶爱卿,你担心得太多了,朕相信,天下人都会振奋的!”

    “朕亲自写邸报,发至天下。”

    “朕相信,天下人看到朕的邸报后,都会弹冠相庆的,然后天下文人给朕上书,赞朕是千古仁君!”

    朱祁钰忍俊不禁,竟哈哈大笑起来。

    朝臣都是懵懵的,皇帝还有什么损招?快快说来!

    “陛下,您选的四平城,实在过于危险,老臣估计,恐怕需要十万大军在侧,方能保证安全。”

    胡濙说到正题了。

    没错,可以吓唬吓唬孔弘绪,却绝对不能真弄死孔家人。

    确实要建造一座大城,囤重兵守卫城池。

    “十万大军,供养是个问题啊。”

    “又在敌方的兵峰之下,随时都有战事,微臣担心士气低落。”

    “到时候被女真、鞑靼攻破城池,可就一切糟糕了。”

    于谦深表担忧:“陛下,不如在辽东,近山海关处选一城池,随时可开关将衍圣公全族接回关里。”

    有两位重臣发言,群臣都觉得四平城太险,守城不易。

    孔家是绝对不能出事的。

    “朕清楚,孔家不能出事。”

    “天下人都看着呢,朕无非是跟孔弘绪说笑,逗他玩呢。”

    朱祁钰斟酌着说:“若把辽东镇设在此,辽东后面空虚,等于说,设这四平城,就要多招募十万大军守城。”

    “确实要花很多钱!”

    “但你们想过没有,朕为何要一意孤行,将北孔迁居至此?”

    “因为,大明不能丢了辽东!”

    “将北孔迁居在此,朝堂必须守住辽东,辽东绝不可丢!也不敢丢!”

    “诸卿,尔等皆知,大明都城,建于四敌之间,为了守卫北京城,朝堂每年花了多少银子在边军上啊!”

    “大明每年入不敷出,就是因为边军实在太多。”

    “如今军户制又都大不如前了,开中法也推行不下去了,财政一年比一年困难。”

    “偏偏大明建都在此,边军不能裁撤!”

    “朕只能将边境线外移,远远离开首都!”

    “所以,朕把李贤派去辽东,就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你们看地图,若把女真剪除,朝鲜归附,那么辽东千里沃土,皆是大明领土!”

    “辽东之兵,没有后顾之忧,便可西出,压制鞑靼。”

    “辽东镇、蓟州镇、宣镇,便可北出,迎战鞑靼!”

    “等朕收了漠北,这京城便是天下正中之地,便无须如此多的边军,作为财政负担了。”

    “这大明的国祚,才能延续下去!”

    “朕没有危言耸听,张凤,你说说,这每年户部有多少盈余?”朱祁钰看向张凤。

    张凤摇摇头,哪有盈余啊,不亏损就不错了。

    “看吧,若不必负担如此多的边军,你再算算,会有多少盈余?”朱祁钰又问。

    “多达千万两银子!”张凤照实说。

    朝堂上下倒吸口冷气,难怪太祖、太宗时,户部年年盈余,宣宗时便开始亏损,如今越亏越多,已经积重难返。

    “所以,朕迁居北孔,不是折腾人,而是宣告天下,朝堂守住辽东之决心!”

    朱祁钰站起来:“经营辽东,朕打算先收朝鲜,拿下女真的后路,再慢慢怀柔,汉化女真,让女真为朕所用,做朕的枪,指向鞑靼。”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壮大女真,安史之乱近在眼前。”

    于谦的意思是,要用银子武装汉人,不能用自己的钱武装女真人,等女真人壮大后,就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