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你什么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种田,别碍着朕的眼!(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肯公平公正,还真有利可图。

    “这家票号就叫四海票号,朕拆分成一百万股,一股一千两银子,你们每家摊摊,多占些股份。”

    马瑞差点绝倒!

    票号拆分成一百万股,一股一千两?

    您怎么不直接抢呢!

    “这天下商贾,每家必须占股,至于多寡,则由宫中计相来定,家家必须买进,到时候按照占股比例年底分红。”

    朱祁钰要狠狠来一刀。

    他要做很多事,都缺银子啊。

    张凤暗自咂舌,还是您来钱快!

    “朕对票号不懂,你们举荐些人才上来,进入票号,为朕经营。”

    朱祁钰踱步道:“这票号,是正经生意,做的是一个信誉。”

    “丑话朕说在前面,谁敢坏了朕的信誉,朕就杀了谁九族!”

    “更不许什么放印子钱,那是逼百姓为奴为仆的恶事,票号不许沾,票号也不是当铺,就是规规矩矩的票号!”

    “别看你们成为了股东,但这票号怎么经营,是朕说了算,是大明律说了算!”

    “票号成立后,你们家里的银子,都拿出来兑成银票,不许放在家里!”

    朱祁钰厉喝:“放心,不止你们,朕、百官的银子,都会放在票号里!”

    “以后天下百姓的银子,也都会放在票号里!”

    嘶!

    马瑞等人浑身发软。

    皇帝这是强抢天下人的钱啊!

    都放在票号里,万一有一天兑不出来了,会怎么办?

    难道凭着他们,造反吗?

    “放心,朕不会自毁长城的,这江山是朕的私产,朕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朱祁钰冷喝:“经营票号,最重要的就是信誉问题。”

    “不管是何时何地,拿了银票就得给通兑,至于如何防伪,是中枢的问题,无须尔等商贾操心。”

    “回去,就想清楚,要买四海票号多少股份。”

    “怀恩,你先来做四海商行的提督太监,你来管着!宫中的计相随你抽调,对外也可以招揽计相。”

    “退下吧。”

    朱祁钰懒得再看这几个商贾,看向张凤等人:“诸卿随朕去勤政殿。”

    路上,张凤等人窃窃私语。

    进了勤政殿。

    张凤率先道:“陛下,微臣担心这票号在京外开不下去。”

    “怎么讲?”朱祁钰换上轻松的语气。

    他对天下商贾实在没有好感。

    圣旨下了快一个月了,乖乖听话来到京中的十不足一,要不是借着镇压诸王派军出京,他们肯定不会入京的。

    今天只是打了顿杀威棒,没直接杀人,已经够意思了。

    “陛下,微臣以为原因有三。”

    “其一,这票号在江南一直都有。”

    “朝堂开的话,江南士绅必然暗中使坏,而且民间票号暗地里放印子钱,多少穷苦百姓,闻听票号就心惊胆寒,中枢应不应该背锅?”

    “其二,通兑银子,您收不收通兑费?若是不收的话,票号以什么收入?如何支撑?若是收的话,商贾愿不愿意使用银票?银票如何防伪?”

    “还有就是银子保管的问题,京内还好说,全国这么多城市,转运银子要花多少钱?还有就是如何监管?若派太监进去,会不会又演变成皇店?”

    “其三,这票号归户部,是官家的,还是民间的?若是官家的,封不封官职?中枢又要增加多少开支?”

    “陛下设票号,仍需转运银子,只是方便天下商贾,能收到什么好处呢?”

    张凤条理有序,说得不错。

    朱祁钰微微颔首:“起来,都说到点子上了。”

    “朕先说说建这票号的初衷,老太傅身体不好,告假回家了,都记下来,给老太傅过目,事后问询他的意见。”

    “朝堂开票号,自然要取缔民间一切票号。”

    “张凤,你人在中枢,能看到民间放印子钱泛滥,可见是知道民间疾苦的。”

    “朕之所以要开票号,就是要收天下当铺入中枢,不许民间私开当铺,更不许收这印子钱!”

    “这印子钱,九出十三归,朕不想细说了。”

    “但这是最害人的东西!”

    “朕要清除天下当铺,断了民间的印子钱,就从票号开始。”

    朱祁钰看到张凤等人不解,解释道:“通兑银两,只是开始,无非是树立良好的信誉罢了。”

    “这是朕设票号的初心。”

    “你说的很对,这票号只做通兑业务,是完全亏本的。”

    “朕是这样想的,朕的四海票号,为朕私人票号,由太监管着;”

    “朝堂的票号为官方票号,由户部管着,设官员;”

    “皇家商行的票号,为朱家人的票号,也是私人票号。”

    “朝堂的票号,由户部和内帑共同承担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