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朕想听到,湖广熟天下足!(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手脚,银子是哗哗的往口袋里面进啊。

    建完百王府,进来的钱都够建一座紫禁城。

    “不说诸王了,朕已经派太监去接手王府,又令诸王护卫入京,此事定矣。”

    “说说辽东。”

    “喀喇沁部已经攻打沈阳,李贤回密奏称,女真人并无联合大明的意思,反而想坐山观虎斗。”

    “鞑靼的满都鲁汗,正在向南移动,目标大宁。”

    “诸卿,说说看法。”

    昨天阁部已经讨论过了。

    王伟出班,行礼后,道:“陛下,喀喇沁部虽有五万精兵,但破不了辽东防线。”

    “微臣以为,当请太保兵移大宁,协同蓟州镇,防卫大宁。”

    “夏天要来了,天气愈发闷热,满都鲁南下,应该只是彰显武力罢了,目的不是打仗。”

    “所以太保移镇蓟州镇,满都鲁自然会退去。”

    “然后再请太保,移镇辽东,击退喀喇沁部便可以了。”

    荡清朝堂之后。

    阁部协作,效率极高,不像以前那般,出了事就怨这骂那的,现在是直接出对策,共同商议后,直接下圣旨。

    朱祁钰微微点头:“王卿此言甚是,朕也以为满都鲁是虚晃一枪。”

    “一来是彰显武力,二来是趁机占点小便宜。”

    “张固率领解烦军入驻蓟州,蓟州镇约有四万五千人。”

    “又有长城、城池之险。”

    “朕以为,大宁破不了……”

    但皇帝没说完。

    胡濙便跪在地上:“陛下,大宁危及京师,不能出丝毫差错,微臣请陛下遵循阁部意见,调于太保入蓟州,大宁绝不容有失!”

    于谦手下的兵丁是人,从山东走到蓟州,打完仗,再从蓟州走到辽东,还要打仗。

    估计会怨声载道,都有哗变的可能。

    也就于谦震着,但令他们开关和喀喇沁野战,想都不要想。

    等于说,只能被动挨打。

    “若把河南备操军调入大宁呢?”朱祁钰试探性问。

    他这样做,等于把京师置于虎口之上。

    “陛下,忍一时之气罢了,等明年兵精粮足,大可以横扫草原。”

    胡濙苦笑道:“您不是想纳辽东入大明领土嘛,明年就可以兵出长城,打喀喇沁,打兀良哈,收朵颜三卫之地。”

    朱祁钰眼睛一亮:“老太傅,此言当真?”

    “只要陛下谨守大宁,老臣便同意!”胡濙也下血本了。

    现在,国力远不如正统年间。

    正统朝,历经四代圣君,国库充盈,兵精粮足,满朝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可朱祁镇兵败土木堡,家底都败光了。

    如今才过去八年,国库刚积累点粮食,年初宣镇大捷,又打光了。

    好在皇帝够冷静,只要朵颜三卫之地,守住险要地势而已,大不了再过几年苦日子。

    起码要息了皇帝将京师陷入危及的心思,京师绝对不能动荡,必须牢牢守卫。

    “若拆分于谦手里的京营呢?”朱祁钰还不死心。

    他认为,满都鲁没有实力打破大宁。

    蓟州镇虽然兵少,但距离京师近,京营随时可驰援大宁。

    所以他想让于谦去辽东,去打喀喇沁部。

    把喀喇沁部打退,然后趁机袭扰兀良哈,兵势北进,尚有余力。

    这样做的弱点,就是京师无兵可守,一旦大宁被破,京师就危如累卵,天下又有倾覆之危。

    “绝对不可!”胡濙打死也不同意,不能再来一次兵围北京了,哪怕是有这个可能性都不行!

    阁部重臣全都跪下。

    奉天殿所有朝臣都跪下,不准皇帝任性。

    上一次这么任性的皇帝,就是朱祁镇,不听群臣劝告,非要御驾亲征,结果被俘了吧。

    “好吧,朕听阁部的意见。”

    朱祁钰叹了口气:“传旨,令于太保率兵入大宁,驻守大宁。”

    “传旨李贤,情急之下,可调驻守山东的白眊、背嵬、飞熊三军,协防辽东。”

    “陛下圣明!”胡濙松了口气。

    阁部都松了口气。

    这是最佳答案,大宁绝不容有失。

    哪怕辽东被打破了,也要守住大宁。

    大宁在,京师就不会有危险。

    “令李贤去收买兀良哈人、女真人,只要他们能在后面给喀喇沁部压力,朕便加大贸易额度。”

    朱祁钰斟酌道:“卖武器给他们。”

    “陛下……”王伟动容。

    皇帝为了解李贤的压力,连武器都肯直接卖。

    “卖!”

    朱祁钰咬牙:“用喀喇沁的人头来换,朕不要钱,也不要马,就要人头!”

    “除了火器,所有武器都可以卖!”

    “陛下……”王伟想劝。

    “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