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人菜瘾大又爱装的朱祁钰!(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富得流油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山呼万岁。

    “先别忙着谢恩,朕是有条件的。”

    朱祁钰可不会做赔本买卖。

    他可以设钞关,也能裁撤钞关,但后世皇帝可就做不到了,他必须得为后世之君考虑。

    皇帝有钱才是皇帝,没钱的皇帝,就是亡国之君了。

    “陛下请说!”

    朱祁钰伸出两根手指:“朕就有两条件。”

    “其一,皇家商行搞海外贸易,必须免除海关税。”

    “其二,市舶司必须由太监提督,文官只能做二把手。”

    第一条没问题。

    皇家商行搞海外贸易,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落袋为安最重要。

    答应!

    第二条可不行,市舶司既然收归户部,那么就该由文官做一把手,太监只能监督,不能提督。

    “陛下,既然将市舶司归入朝堂,何必令太监提督呢?”耿九畴拐弯抹角表达不满。

    “因为朕信不过你们。”

    朱祁钰直截了当:“别以为朕不知道,朝堂片板不下海,但民间走私泛滥。”

    “如果朕把市舶司放给朝堂。”

    “你们信不信,过几年市舶司毛都收不上来!”

    “朕能杀人,能杀鸡取卵。”

    “但后世之君能吗?”

    “这市舶司,收上来的钱,是用在天下万民身上的,万一没了,后世之君如何当皇帝?”

    “朕要为他们考虑。”

    “还有,朕再问尔等一句,你们懂做生意吗?”

    “不懂吧?也不屑为之!”

    朱祁钰帮他们回答:

    “朕不懂行兵打仗,所以向来放权,交给能征善战的将军。”

    “你们既然不懂做生意,也学学朕,放权给生意人,让他们给户部交钱即可。”

    “所以,这市舶司朕可以不要钱,但必须由太监管着。”

    “朕是为后世之君管的!”

    本来活跃的气氛,又再次凝固。

    “那依陛下所说,文官去市舶司,只是个摆设?”耿九畴直言不讳。

    “官是官,民是民,官管民乃亘古不变的道理。”

    朱祁钰斟酌道:“只是经营方面,应该交给商人来做,收关税还得官员收。”

    “怎么能当摆设呢?”

    “该管的管,该杀的杀!和以前一样!”

    朱祁钰话锋一转:

    “既然说到市舶司,朕打算加大贸易力度。”

    “归档里记载,夷国对中原丝绸、瓷器奉若珍宝。”

    “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不加大贸易力度?赚那些夷人的钱?”

    这话把张凤说乐了。

    您可真外行啊,又菜又爱装,说得就是某人呀。

    “陛下,丝绸在大明也极为珍贵。”

    “织工一年才能织出几匹丝绸呀?”

    “供应大明之余,才能拿出去售卖,自然不能加大供应力度。”

    “而且,供应足了夷人,夷人地峡穷困,能买得起多少?买了一次两次,也就买不起了。”

    张凤的话,惹得朝臣的认同。

    他们都认为,外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买丝绸、茶叶、瓷器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所以不可能消耗那么多的丝绸瓷器。

    朱祁钰也乐了,朕看你们是人菜见识浅。

    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丹陛,指着张凤说:“要不朕怎么说,你们这些官员,不会做生意呢!”

    “陛下有何高见?”张凤讶然。

    “丝绸、瓷器,乃大明瑰宝,夷人可望而不可求。”

    “但你们太实诚了,非要拿出上等丝绸去售卖。”

    “价格昂贵,赚头还少,供应不足。”

    “为什么不能拿次货,卖给夷人呢?”

    “张凤你以为夷人就多穷困?记得元朝时,大食人个个富得流油,都穿丝绸喝茶叶,那大食国往西的人,岂不更富裕?”

    朱祁钰在一点点灌输西方富裕的思想。

    激发明人的凶性,该学蒙人去西方抢一波。

    “陛下,咱们对外出售的,已经是次品了。”

    张凤像看傻子一样看皇帝:“郑太监下西洋时,拿着的极品丝绸,那些番邦国王都对着丝绸跪拜,以为是天神编织而成的神物。”

    朕又出洋相了。

    “那最次的丝绸呢?”朱祁钰问。

    “大明织工精湛,怎么会织出更烂的丝绸呢?”张凤满脸骄傲。

    却不懂商业。

    “那就用机器织,把成本压缩到最低。”

    朱祁钰道:“加大供应量,卖给夷人,换取白银。”

    “改革织机,压缩成本。”

    “皇家商行来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