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谁能使大明变强,为朕所用,朕就允其富贵!(7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宣王、一个文昌侯,如何支撑起孔氏门楣?”

    “但这衍圣公的爵位,暂时不赐下去。”

    “文宣王,朕也给你们孔氏一个任务。”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来回踱步:“孔氏诸房,多有文学大家,文风豪迈,文脉昌盛。”

    “但四平城地处辽东,乃蛮夷之地。”

    “所以朕给你文宣王的任务,就是怀柔诸胡,化胡为汉。”

    “朕不瞒你,击退了喀喇沁部,朕会考虑怀柔兀良哈。”

    “你孔氏也不必抱着一个爵位不放,干脆出来做官。”

    “为朕怀柔兀良哈。”

    “三年,只要孔氏能用三年,汉化兀良哈,不管你孔氏用什么办法,只要兀良哈人会说汉话,就算汉化成功。”

    “朕再赐下一个爵位给你孔氏,令你孔氏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如何?”

    朱祁钰为了汉化诸胡,要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

    孔氏在中原是害虫。

    可去了辽东,那就是珍宝。

    想想,孔氏诸房近十万人,都是读书人啊,内地不缺读书人,边境却缺的很。

    若用对了方向,用这十万人汉化整个奴儿干都司,都没有问题。

    孔弘绪眼睛亮起来:“陛下是否要将衍圣公赐于我脉?”

    想什么呢?

    衍圣公该赐给南孔啊。

    你们汉化北胡,南孔去汉化南土啊。

    分工明确,都要给好处的。

    “你就这么自信,能汉化兀良哈人?”朱祁钰纳闷。

    “回禀陛下,若论治国打仗,我孔氏不如别人,但若令人读书,那别家可就不如我孔氏了!”

    孔弘绪充满了自信,他家文脉从未断绝过,其家自成一脉。

    尤其是藏书,他家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就这次迁居,只书就用了七百多辆车,拉了近五十次,真是汗牛充栋。

    连皇帝看了都眼红。

    幸好,借着迁居,朱祁钰令于谦誊抄一份,送到宫中来,珍藏起来。

    把孔家人气得,暴跳如雷,一百多个老夫子轮番上阵,把于谦喷得想自杀,连带着于谦也臭了。

    “陛下有所不知。”

    “兀良哈人,其实多次都在汉化的边缘。”

    “只不过朝堂一直不愿意允其内附。”

    “如今陛下下定决心,微臣自然有办法令兀良哈人快速汉化。”

    “微臣在家也知道,陛下令人编纂了一百个字,只要胡人学会了这一百个字,便是汉人。”

    “所以微臣有这个自信。”

    孔弘绪侃侃而谈。

    朱祁钰还没发现,孔家还有这妙用呢?

    “好!”

    “文宣王,朕不止允你一个爵位。”

    “更允你孔氏世代富贵!”

    “只要尔等为朕汉化兀良哈,尔等就是大明的功臣,朕必不再区别对待孔氏。”

    朱祁钰说实话了。

    之前就是眼红孔家的富贵。

    你家又没为大明添砖加瓦,凭什么享受这万民敬仰的富贵?

    但现在不一样了。

    只要你家有用,那供养你家富贵,天下百姓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会举双手支持。

    “微臣谢陛下天恩!”孔弘绪赶紧磕头。

    接下来,相谈甚欢。

    孔弘绪自己都懵了,竟然和皇帝相谈甚欢?

    皇帝向来对孔氏有偏见,对他更是天天吓唬,使用软暴力,却没想到,如今竟和皇帝成了忘年交。

    孔弘绪有点明白了。

    皇帝需要的是能人,他对所有能人,都是和颜悦色的,都能相谈甚欢的。

    他的冷言冷语,是对无能的人。

    原来如此啊!

    皇帝心心念念的是收复奴儿干都司,汉化漠北。

    照这么看的话,孔氏不止能出爵位,还能出大批文官呢!

    孔家这不又要兴盛了嘛!

    “孔卿,只要孔家能为朕汉化异族,朕允你千年富贵。”

    “甚至再赐下一个王爵,都在所不惜!”

    “你孔氏有多少人愿意出来当官,朕都允了。”

    “让你做千年世家,都可以!”

    朱祁钰真的尊重人才。

    把孔弘绪说得热血沸腾,走的时候充满激情。

    连冯孝都呆住了,皇爷向来对孔氏意见很大,怎么今天相谈甚欢,竟然允诺孔家一个王爵!

    难道还有坑?

    “看不透?”

    朱祁钰歪头看着他:“以前孔氏没用,朕讨厌他们;”

    “如今孔氏能为大明效力,朕自然要厚待他们。”

    “朕对这天下人都是一样的,有用的就厚待,没用的就薄待。”

    “朕不在乎别人如何骂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