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贵妃,跪好了!(7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做好准备。”

    朱祁钰缓缓道:“今年的考题,之前说了,是朕亲自来出,诸卿给朕把把关。”

    “不瞒诸卿,朕已经出个八九不离十了。”

    “但心里没谱啊,不知道出得如何?”

    “下朝后,阁部重臣,及国子监、翰林院俱到乾清宫,看看朕的试题,给朕提提意见。”

    试题出完,还需要刊刻。

    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都要提前准备好。

    “敢问陛下,各级将军是否占据进士名额?”白圭忽然问。

    因为生员听说宗室里的将军参加科举,议论纷纷,认为将军会挤占他们的考中名额,有些群情激奋,大骂皇帝昏庸。

    “自然不占,宗室内考中的单独出榜。”

    白圭松了口气。

    却不知道,皇帝是为了给宗室遮掩呢。

    就宗室那群废物,真和人家生员比拼高下,估计一个考中的都不会有。

    问题是朝臣没想到啊,宗室之中名声好的将军有很多,这些人擅长琴棋书画,著书立说之人不知凡几,才学应该是不差的。

    朱祁钰之前也认为是这样。

    结果,都是假的!

    都是沽名钓誉罢了。

    下了朝,重臣入乾清宫,去看试卷。

    胡濙第一个看的,看完后表情十分精彩。

    策论竟然是:对迁居孔氏如何看?对迁诸王入京如何看?对迁文人入京怎么看?

    您是认真的吗?

    重臣看完,表情都变得十分精彩。

    您直接筛选进士算了。

    今年考上来的,肯定都是拍马屁之徒。

    不可能出现什么大才的。

    有您这样祸害春闱的吗?

    白圭有点生气,刚要跪下抗拒,结果撞上皇帝意味深长的眼神,不得不闭上嘴巴。

    “心里不满?”

    朱祁钰笑道:“诸卿是不是把科举看得太重了?”

    这话扎心了。

    那是科举呀,为国朝选材的考试呀,岂能不重?

    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为了就是这一场科举,您居然说不重?

    “请陛下收回此言!”白圭跪在地上,重臣全都跪在地上。

    “听朕说完。”

    朱祁钰笑道:“朕问你们,你们治国时,用到了圣贤书里的东西吗?”

    “换个问法,没读过圣贤书,就不能治国了吗?”

    “自然不能……”白圭脱口而出,转瞬就后悔了。

    太祖读过圣贤书吗?

    可治国治得不好吗?

    “白卿,你自欺欺人了。”

    “科举,无非是给读书人一个出头的机会罢了,一个跨越阶层的机会。”

    “机会,终究只是一个机会而已。”

    “一丝希望。”

    “让读书人不会造反的希望而已。”

    “你们问问自己,谁家是贫苦百姓出来的?”

    “没有吧!”

    “士族,永远是士族,无论如何衰落,那都是士族。”

    “统治天下的,永远是这么一小撮人,改朝换代也没变过什么。”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诸卿无法改变,朕也无法改变,哪怕是千百年后,无论世道如何变,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的。”

    “所谓科举,不过是给寒门、给百姓一丝希望罢了。”

    “一丝让他们自我安慰的希望罢了!”

    “所以,考什么,内容真的很重要吗?”

    朱祁钰把不该说的话,说了出来。

    但这才是真相。

    不是科举无用,而是百姓参加了是无用的。

    因为不会考中的!

    当年王文为了给自己的傻儿子运作一个举人,被御史弹劾,最后皇帝给他保下来。

    结果呢?

    王伦还是举人,那个被顶下去的人呢?

    谁会记得他?

    再看看科举上来的人,查一查他们的祖辈,就知道了,没一个老百姓。

    而这些进士,真的学富五车吗?

    不可能。

    他们有的连经义都背不下来,不照样为官做宰了嘛。

    所以,学习和当官,有关系吗?

    毫无关系。

    只跟出生有关系。

    “诸卿,科举只不过是一个谎言。”

    朱祁钰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你们该不会被谎言给骗了吧?”

    所有重臣大惊失色!

    皇帝怎么知道的?

    这谎言,编出来,是给皇帝看的呀!

    可唯独皇帝人间清醒,怎么回事?错乱了吗?

    求订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