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你们这群宗室渣滓,统统革除玉碟,给朕去戍边!(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恩呢?”

    “陛下!”胡贵菊嗔怪。

    “哈哈哈!”

    “你笑着的时候很好看,不要总绷着脸,像个小大人一样。”

    朱祁钰大笑:“今日你不便伺候,便在寝殿里安枕,等朕下了早朝再来陪你。”

    他摸了摸胡贵菊的头发。

    胡贵菊年方十四,只是落落大方,看着成熟些而已,其实真是个孩子。

    但胡贵菊还想起来伺候。

    在宫中伺候一段时间了,她是懂规矩的。

    “听朕的话,好好休息。”朱祁钰知道她身体不便。

    “只要把自己养好了,才能好好侍奉朕,不是吗?”

    “听话!”

    朱祁钰安慰她,帮她盖上被子,让她多睡一会。

    “冯孝,让人把延禧宫打扫出来,以后胡选侍就住在延禧宫里。”

    “按照妃位给一应用度,多挑些懂事的人去侍奉。”

    “任何人不许怠慢!”

    朱祁钰叮嘱一番,冯孝会让她从宫外把贴身宫女接入宫来伺候的。

    开始锻炼,吃饭。

    然后上朝。

    早朝上。

    先讨论了广西事。

    但朱祁钰只要放权,从来不插手,只是听了听奏报而已,没有做出回应。

    “诸卿,方瑛、朱仪、朱永坐镇两广,不必担心。”

    “侯大狗也乱不起来。”

    “当务之急,是北方三个都司。”

    “尤其汉州都司,必须立刻占下来。”

    “令天下卫所,抽调一批人来,移入三大都司。”

    “令玄甲军北上,驻守汉州。”

    朱祁钰沉吟道:“朕在想,如何快速归化漠北呢?”

    “李贤、王恕、李秉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朕相信他们。”

    “但中枢也不能坐享其成,总该做点什么。”

    “朕之前说过,要把地名换成汉名。”

    “可咱们汉人起名能力堪忧啊,就说京畿,通州、顺义、怀柔、密云……”

    “这名字,好记却难听。”

    “彰显不出我朝的霸气。”

    没错,看看地名就知道,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西、江南、广西、广东,起得都这么随便。

    “陛下,这些都是古名啊,寓意源远流长,哪里难听了?”胡濙理解不了,他认为地名简单好记,富有寓意。

    唯独不浪漫,没逼格。

    “诸卿,你们想过没有。”

    “我华夏诗词歌赋,文采斐然,雅俗共赏。”

    “既然没有地名,何不由我们创造出新地名。”

    “人杰地灵。”

    “有个好听的地名,只是第一步。”

    “还需要让这个地名有文化、有历史。”

    “就如中原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诞生出来无数文人墨客、文臣名将,这才铸就了城市的厚重。”

    “既然都是新地,那咱们就改变历史,将诗人词人文学家,乃至我华夏杰出文臣名将,杰出君主,将他们的名字、历史、文化,融入新地区。”

    “也许一代两代人,还不会接受。”

    “只要过了三代,他们就会知道,这个地方,诞生出令世人敬仰杰出伟人。”

    “一旦此等观念深入人心,他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华夏人!而非异族!”

    朱祁钰停顿下来:“诸卿都是学富五车之辈,今日朕就允许尔等,改变历史。”

    “将照耀华夏的无数先人,放在新的地区上。”

    “用他们的杰出成就,来命名此地。”

    “再从诗词歌赋中去挑,每一座城市一首诗,刻在城门之上,让百姓知道,这首诗是给这座城市写的!”

    华夏的地名,会让人觉得没文化。

    朱祁钰就要改变地名,让地名变得有文化。

    华夏四千多年历史,最不缺的就是璀璨文化。

    “陛下此计甚妙!”

    叶盛高声道:“我华夏四千四百年历史,随便挑出一个地方,就有无数名人志士,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

    “莫说填满区区漠北,就是填满天下,那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就是我华夏文化!”

    叶盛这句话带着浓浓的自豪感。

    而且,朝中哪个不喜欢舞文弄墨,写不出千古诗篇,但写几句优美、有逼格的话,那还不手到擒来?

    “陛下!”

    胡濙出班:“此皆是术,非道也。”

    “名字起得再好听,也得守住才是啊。”

    胡濙直接泼冷水:“何况,您将我华夏伟人送去蛮夷之地。”

    “后人读史书时,只会一头雾水,反而弄不清楚我华夏伟人,究竟是出生在何地!”

    朱祁钰并没生气,反而点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