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杀怕了!镇国军也卷起来了!(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段思娥一愣。

    北上?

    再往北就是金秀土司的势力范围呢。

    金秀可是个大土司。

    大明究竟要干什么?

    “本官问你,你是何时收到攻伐土司消息的?”欧信问。

    “回同知大人,在昨天,消息是从大宣乡传来的。”

    欧信计算一下传递消息的时间。

    从黄江口到石门,大概用了五天时间。

    土司比较封闭,互相很少联络。

    但是,浔州府的消息应该是瞒不住了。

    在浔州府里面捏软柿子困难了。

    都怪张顺,贻误战机!

    本官必须参他一本!

    欧信目光凌厉:“不往北走,往大宣乡放心走!”

    段思娥还跪着呢:“石门通往大宣乡有水路。”

    “可有船支?”

    段思娥看向他:“寨子里没有,但官军有。”

    “二狗子,你去持本同知手令,令附近卫所收拢船支,本同知要征用,谁敢不听命,就是违反两广总督之命!直接杀掉!”

    “标下遵令!”

    欧信这才发觉,段思娥还跪着呢。

    他亲自把绳子解开,宽慰几句。

    然后看着地图。

    “从石门走船,多长时间能到大宣乡?”

    “一天时间。”段思娥歪头打量欧信一番。

    欧信身材不高,但腰杆挺得很直,面容紧绷,不苟言笑,看上去极有威严。

    “传令,本部休整一晚上,命令寨子把好吃的拿出来,供养大军。”

    “标下遵令!”

    段思娥单膝跪地:“只求同知大人,不要騒扰寨民。”

    “良善的顺民,就是我大明子民,本同知从不戕害同胞,更不许任何人违反军规!”欧信让人传信。

    他让段思娥去安排。

    又杀了上百个秦川寨的兵卒,才彻底弹压住秦川寨土兵騒乱。

    秦川寨兵还剩一千三百人,受伤二百多人,留在石门寨里养伤。

    又招降了石门寨两千人,从各寨中抽调一千人。

    合计五千三百人。

    乘坐官船南下大宣乡。

    因为官船不够坐,要运四五次才可以。

    欧信没将两寨兵打散,因为这是战时,他手上兵卒不足以压制两部,干脆由段思娥领一部,从秦川寨里挑出一个人,叫桓亥领军。

    欧信留在最后走。

    担心寨兵叛乱。

    张顺从黄江口拔营,也让大宣乡知道黄江口空虚。

    但突然一部明军,戒严了大宣乡。

    大宣乡是武靖州的门户。

    武靖州城外,盘踞着一个大土司,叫梁僖。

    梁僖部汉化较好,在永乐朝还派人派兵跟随明军南征交趾。

    但近几年梁僖继任土司后,就和大明若即若离了,还数次攻打武靖州,占据州城造反。

    朝堂睁一眼闭一眼,任由他残存至今。

    因为梁僖拥兵三万以上,方瑛亲自来打。

    欧信却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当张顺调兵北上,一定瞒不住梁僖的耳目。

    这时候,梁僖反而会放松警惕。

    梁僖还会派探马去探,明军究竟在哪,究竟想对谁下手,都要搞清楚。

    欧信就想抓住这个机会。

    荡平梁僖。

    然后坐船去平南。

    当然了,他不打算强攻,如果拿不下来,他就回黄江口,坐船去平南。

    欧信令大宣乡关闭城门,不许出入。

    他则率领前哨去途经武靖州。

    但武靖土司早就谨守寨门,寨外十几里设下陷阱,绵延的山路上,不知道有多少陷阱。

    欧信知道,梁僖是根硬骨头。

    他直接退军,返回黄江口,突袭平南土司。

    秦川。

    张顺得知欧信平定了石门土司,竟然掉头回去,去攻打武靖土司。

    “这是条疯狗吗?”

    张顺怒不可遏:“总督的命令是一路往北,他一路乱咬,打乱了总督布局,真当总督不会处罚他吗?”

    不可否认,他充满了嫉妒。

    黄江口、秦川、石门三个土司,都是欧信推平的。

    他北面军主将,竟寸功未立。

    他可不敢隐瞒军功,因为军中有厂卫探子,还有文官随军,每一笔军功都要清清楚楚纪录。

    “传令欧信,不许再乱动!”张顺气坏了。

    与此同时。

    方瑛刚刚攻克奉议土司,正在招降寨兵。

    同时收到张顺和欧信的密信。

    “好个张顺,颠倒是非!”

    方瑛登时大怒:“推平三个土司,全是欧信之功,你堂堂北面军指挥使,寸功未立,干什么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