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陛下,才是大明的天!(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耿九畴看向皇帝,看吧,微臣没说谎吧?

    “冯孝,去,打盆水来。”

    朝臣以为皇帝要灭了黑煤呢,立刻说:“陛下,烧个一会,浓烟就散去了。”

    小太监打来一桶水。

    朱祁钰让人把煤丢进水里,洗一洗。

    “晾干后,再烧,看看有没有浓烟了。”

    朝臣一愣。

    胡濙反应最快:“陛下的意思是,黑煤产生的浓烟,是黑煤外的附着物引起的,只要洗掉附着物,就没有浓烟了?”

    “老太傅聪敏,就是如此。”

    朱祁钰笑道。

    朝臣将信将疑,这可能吗?

    “把黑煤放到太阳下晾晒,朕和诸卿讨论完事后,再点燃试试。”朱祁钰进了养心殿。

    进殿,落座后。

    “树木肯定不能砍了,不止不能砍,还要大规模种树!”

    朱祁钰认真道:“一旦解决了薪柴问题,所种树木就不许砍伐。”

    “陛下所言甚是,京畿年年刮大风,就今年因大风殒命者多达百人。”

    胡濙道:“老臣仍记得,永乐朝刚迁都至此时,郁郁葱葱,漫山遍野全是树木,如今树木安在?”

    保护水土,是一个亘古难题。

    从汉朝始,汉人就用保护水土的先例,但关中被异族蹂躏残破,中原也被异族搞烂。

    大明接手一个烂摊子啊。

    又供养大明权贵。

    五十年不到,燕山已经见不到一株成材的树木了。

    “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建设,永远是历史看不到的。

    真正让历史铭记的,永远是秦皇汉武这样的天骄,有谁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余烈,但那六代君主的名字,谁会记得呢?

    保护水土,绝对是个福泽后世的大事。

    “皇爷,黑煤晒干了。”冯孝禀报。

    石贵把黑煤砸碎了,这样晒起来快。

    “走,诸卿去看看。”

    朱祁钰率领群臣出殿,让人点燃。

    奇怪的是,这次竟然没冒烟!

    又把几个渣滓全都点燃,都没冒烟。

    “天降祥瑞啊!”

    耿九畴匍匐在地上:“陛下圣神文武,苍天眷顾,给我大明带来如此取暖圣物,臣替百姓,万谢陛下!”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乾清宫伺候的宫人全都跪下,奉承话一箩筐。

    “都起来吧。”

    朱祁钰笑道:“有煤还不够,还需要取暖用的炉子。”

    “陛下,微臣会组织民间匠人,研究火炉。”耿九畴大包大揽。

    这是生意啊。

    制成之后,户部就能多一笔进项。

    白圭也跟着抢。

    制造火炉方面,大明可深得精髓。

    因为权贵喜欢各式各样的炭火炉,稍微改造就能变成煤火炉。

    “各部都可研制,能卖多少,看伱们的本事了,所赚的部里留一半,剩下的给官员发福利。”

    朱祁钰走进养心殿:“今年宫中也用黑煤取暖。”

    “陛下,宫中不急用,民间先用几年,看看是否安全,宫中再行采用。”于谦认真道。

    朝臣全都反对,认为安全最重要。

    朱祁钰只能听从:“诸卿,既然这煤能替代薪柴,煤矿可就值钱了。”

    “陛下当恢复太祖祖制!”

    洪武朝,矿山属于朝堂,大部分由朝堂开采,少部分由有实力的富户开采,但要征收每三十分取其二的税赋。

    “朕不是太祖啊。”

    “太祖在时,这大明上下,谁敢说个不字,谁敢糊弄他老人家。”

    “朕没那个能力。”

    朱祁钰直截了当道:“朕打算将矿山,该卖的卖,该赏的赏,皇家占一份股即可。”

    “陛下!”

    胡濙疾声道:“矿山乃国之大事,如何能卖掉呢?”

    耿九畴、白圭也坚决反对。

    “陛下,若民间掌握了煤、铁、盐,可就有能力造反了!”

    王竑阴恻恻道:“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不可不防!”

    于谦也认为卖掉矿山,是饮鸩止渴。

    “诸卿莫急,听朕说完。”

    “就说山西的煤矿,由朝堂开采,能落到户部的钱,能有多少?”

    “中间层层侵吞,到朕手上,又剩几何?”

    “这些年,中枢下旨,不许矿山开采,可是挡住了吗?”

    “就说刚刚买回来的媒,哪来的?”

    “禁矿令十几年了,朕从未允许过开采矿山,可煤是哪来的?总不能是自己蹦出来的吧?”

    朱祁钰笑道:“挡是挡不住的。”

    “不如朕直接卖掉。”

    他摆摆手,示意朝臣听他说完:“以十年为期,十年签订一次契约,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