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出班道。
朝臣也没想到,戏曲的作用这么大。
“戏曲要多编,尤其是忠君报国的戏曲,历朝历代,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胜枚举。”
“还要配合连环画,朕会令宫中画师多多画,然后刊刻出来,送去天下各地。”
“诸卿都是饱学之士。”
“朕就给你们个任务,回家后给礼部编一个忠君报国的故事,可以是历史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
“不限题材,不限人物,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朕相信你们的能力。”
“本朝的也可以编,比如于谦,挽大明于水火。”
于谦吓得跪在地上,连说不敢。
朱祁钰笑着让他起来,继续道:“戏曲要多,不止要用在教化蛮人上,教化汉民,也可以用戏曲。”
“除了忠君报国,就是尊崇孝道、尊师重道等等,都要弘扬,大明以孝德治国,民间也要学习。”
“再去南京,找些庙观,移去广西,朕让僧录司和道录司去做。”
“还有,伶人稀缺啊。”
“以后被充入教坊司的,以后不许拿出来接客,全都学戏,去各地唱戏去,唱得好的,不止还其清白身,还可做教坊司的官!”
“以前教坊司的奉銮是九品官,以后提为和僧录司同级,为六品官。”
“民间的孤女,由内帑供养起来,统统进入教坊司学唱戏,吃穿用度朕包了。”
“教坊司的奉銮呢?”
朱祁钰叫了一声。
九品官,站在外面都没资格。
尤其是教坊司的,哪里有资格进宫呢。
“传旨,以后教坊司,不许男人出入,奉銮及教坊司所有官吏,由太监和妇人担任。”
“教坊司不再是藏污纳垢之地!”
“进入教坊司的,是清白妇人,出来的也是清白的,任何人不许歧视。”
“具体如何行事,礼部拿出个章程,然后内阁拟定圣旨,昭告天下,让天下百姓知道,教坊司是学戏的地方,而不是腌臜地。”
“以后被充入教坊司的妇人,无特殊情况,不可轻辱,男子犯错,和妇人何干?”
“教坊司下设教坊局,里面可招男子学戏,学戏的人要多多的。”
“以后僧录司和道录司合并,为宗录司,不止分佛道、还有景教、回回教、喇嘛教等等,都要有人任职。”
“不止要任职,还要对宗.教书籍精通、教义精通,还要嘴皮子利索,善于辩经,能言善辩。”
“别招一帮酒囊饭袋!”
“朝堂不养酒囊饭袋,被朕发现了,招他的人诛九族,他本人诛十族!”
“招天下精华入宗录司,天下所有宗.教,传道传教者,必须要有度牒,度牒就由宗录司发放。”
“信仰者,香火、祭祀品必须去巡捕营购买。”
“任何教,不设田亩,不许占有任何田地,发现者,杀无赦!”
“无度牒传道者,诛九族!”
“宗录司派人下去查,一年查一遍。”
“具体的章程,由礼部拟定,拟定后送去内阁,内阁修改后,送去司礼监,最后送到朕这里。”
朱祁钰要把宗.教.权攥在中枢。
尤其是修改教义的权力,这个权力是最大的。
白圭跪在地上:“微臣遵旨。”
“对了,钦天监也不能永远空着。”
朱祁钰道:“从民间征召一批天文历法的人才,充入钦天监,修订历法。”
修订历法极为重要。
历朝历代就非常非常重视。
一直有很多谬论,认为华夏历法落后。
其实这是西方给东方灌输的理念罢了,华夏历法是最先进的。
比如说华夏古人以为天圆地方,那是巨大的错误。
汉朝时就已经有了地球是圆的这种说法,张衡的浑天仪就是佐证。
长久以来,古人一直争论。
直到元朝,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时,在27个点观测北极星高度,最南端在南海,最北端在北海,发现两者之间相差50°,不同地点北极星高度存在差别,由此确认纬度存在。(唐朝僧人的《大衍历》时就发现了)
制定《西征庚午元历》时,耶律楚材同时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发现寻斯干城的月食比开封的早了约1更半,由此发现了经度的存在。
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指出,“测北极出地高下(纬度差异),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经度差异),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
元朝造出了世界第一颗地球仪。
《元史》记载:“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明朝的天文历法,仍然远远领先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