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 腿绊儿加砍刀脚,撂倒应天府尹!(4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臭骂,世所罕见。

    朱祁钰语气微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亲身实践,提出来的策论,终究是纸上谈兵。”

    “不要当赵括、马谡,要做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

    “朕跟你们说这些,别以为考上进士,就眼高于顶了,你们不过是矬子里拔大个而已!”

    “你们的水平,在朕眼里,和六七岁孩子差不多!”

    “在朝臣眼里,都不如婴孩!”

    “会试,只是第一道关口。”

    “是骡子是马,得出去溜溜。”

    “传胪大典后,你们就要充实地方,去地方为官,去地方磨练,去地方学本事。”

    “记住朕的这句话:朕要的是能做实事的官员,不是尸位素餐的废物!”

    “更不需要贪污民脂民膏的蛀虫!”

    “朕要的是治政、治军、治民的宰辅良才,名臣名将!”

    “到了地方,磨砺己身,学会为人处政。”

    “保持清廉如水,做事三思后行。”

    “不怕困难、麻烦、折磨。”

    “稳住心态,戒骄戒躁。”

    “牧守一方,要关爱百姓,为百姓考虑,为朝堂考虑。”

    “日后才能为中枢所用。”

    “今日尔等参与这殿试,才有价值,不枉此生。”

    “这样的官员,朕不会吝惜赏赐,入六部进内阁,唾手可得。”

    刚结束完殿试。

    春风得意之时,却被皇帝一顿训斥。

    进士们瑟瑟发抖,拜服磕头:“学生等遵旨!”

    “传胪大典后,尔等可自称为臣。”

    “朕会令吏部,将缺人的地方列出来,让尔等自选。”

    “去吧。”

    朱祁钰又要玩这招了。

    用自选,调动进士们积极性,同时也在考校进士们的心性,看看谁更值得培养。

    “学生等谢主隆恩!”进士们三拜九叩,才离开文华殿。

    朱祁钰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

    这身龙袍穿得太累了。

    “回养心殿吧。”朱祁钰要换衣服。

    殿试的流程。

    三月十六日卯时,就是明天,十七位读卷官入东阁,开始评审试卷。

    由于阅卷时间只有一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评判殿试文章,着实强人所难。

    所以,受卷官往往会先把会试前十的试卷挑出来,先进一步提前呈交给阁老。

    三甲就从前十里面诞生。

    还会进行秘密商议,私相授受,将某个人的名次提上来等等,利益交换。

    三月十七日辰时,皇帝来到文华殿,由读卷官至御前跪读。

    共计十二套试卷,在呈给皇帝之前,评卷官会在卷子上画“O”或“X”,“O”越多,则最终名次会更高。

    皇帝按照流程,钦定三甲试卷。

    钦定后,阁老则立马赶回东阁,填好黄榜,交由尚宝司用皇帝宝印钤于榜上。

    制敕房官随即开写传胪贴子,黄榜授给礼部尚书,传胪贴子授鸿胪寺卿筹备明日一大早的传胪大典。

    三月十八日辰时,朝中文武百官,参加传胪大典。

    在奉天殿广场前,鸿胪寺官在殿内,开始宣读制诰。

    念到一个名字。

    读卷官拆卷,唱第一甲第一名姓名,依次传递,状元由鸿胪寺官员引导入殿就拜。

    一甲三人姓名,都会传唱三次。

    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名某人若干名,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

    整个过程,可以说非常赶。

    这就导致了,进士名次是很随机的,一切看命,不看实力。

    朱祁钰全程陪同考试,洞若观火,前三甲他已经心中有数了。

    以后殿试规则要改一改,评阅考卷的时间太短了,还耗费重臣的时间,应该设立一个考试院,由里面的官员评判试卷,再由阁部重臣审阅、签字即可。

    “皇爷,奴婢给您捏捏肩膀。”

    养心殿宽衣后坐下,冯孝立刻给皇帝捏肩膀。

    朱祁钰活动活动头,由着冯孝捏。

    “皇爷,火炕已经搭好了,您何时起驾去看呀?”

    “传胪大典之后吧。”

    朱祁钰闭上眼睛,连着大朝会和殿试,他着实有些疲累。

    “江西的银子可继续运送入京?”闭眼眯着的时候,朱祁钰忽然想起来。

    “回皇爷,金提督上了密奏,说正在收集船支,尽量一次性运入京师。”

    朱祁钰点头:“金忠做事牢靠,依着他吧,羽绒服可送到他的手上?”

    “回皇爷,已经送到了。”

    “再给朱仪赐一件,朱仪押送银两有功,该赏;”

    “张善出了差错,暂且不赏不罚,再给他次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