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毛忠,毛忠是勇将,可破强敌。”
“其三是曹义,曹义镇守辽东多年,对辽东极为熟悉,派他去平定兀良哈,恰如其分。”
他推举的都是老将。
“邢国公之言,老成谋国。”
朱祁钰十分满意:“其他人可还有合适的人选?”
朝臣都觉得于谦的人选很好。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都很稳妥。
战果如何暂且不谈,肯定不会出岔子。
朱祁钰还得琢磨,要每个人诏入宫中,一个个问询。
朝议暂时结束。
“宣毛忠和曹义入宫。”
进入养心殿,朱祁钰活动一下,用了些点心,开始处置政务。
很快,两个人从讲武堂过来。
赵辅尚在宣镇。
“赐座。”
朱祁钰把朝会上的情况说了。
毛忠和曹义眸中闪过惊喜,赶紧磕头请命。
“朕问尔等,需要多少人?能取得多少战果?”朱祁钰问。
“回陛下,微臣只需要两万人即可!便能驱逐兀良哈五百里!”毛忠第一个说。
曹义可谓是屡战屡败,苦笑道:“微臣需要十万大军。”
毛忠挑衅地看了他一眼。
论打仗,还得看我们蒙人。
“战损呢?”朱祁钰又问。
毛忠不答。
曹义却道:“微臣可保证战损控制到很微小的地步。”
“陛下,两万精兵,所耗钱粮也是少的。”
“而且,兵没了可以再征。”
“何必顾念那等弱民的死活呢?”
毛忠难以理解。
打胜仗就好了,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毛忠是将才,不是帅才,打仗不计后果,也没有名将之资。
让毛忠统兵,战果是大,同样的战损也大呀。
战后抚恤,都是中枢发的!
人死得多了,多少年才能恢复生机呢?
朱祁钰立刻排除了毛忠。
曹义用兵太多了,而且他年纪太大,征战非常苦的,他未必能支撑得住。
“都下去吧,好好在讲武堂里授课,有你们征战沙场的日子。”
毛忠以为皇帝钦定了他,得意洋洋。
曹义却看穿皇帝的心思,皇帝是不打算用他们了。
朱祁钰给赵辅写信。
考校考校赵辅的看法。
“十万大军啊,要征召多少民夫转运啊?”
朱祁钰叹了口气:“若不计后果,用毛忠最好,两万人,客死他乡也无妨。”
王越和蒋琬联姻后。
蒋琬要调出宣镇,参与北伐。
文官方面,朱祁钰觉得用张固和岳正比较合适,张固懂兵,岳正地位够高,能压得住武将,而且他不会越权指挥。
太监用怀恩即可,怀恩在九门提督府如鱼得水,四处学习,倒是能让历练一番。
“皇爷,出事了!”
符渊急匆匆跑来:“鸿胪寺右少卿入宫说,朝鲜派使者来求助,朝鲜的平壤丢了,兵锋威胁汉城!都城随时要丢!”
“什么?”
朱祁钰脸色微变:“地图呢?”
冯孝赶紧去取地图。
刚打开地图,鸿胪寺右少卿杨询就到了。
原寺卿齐政被调入军纪司了,现任寺卿边永则去出使安南了。
“陛下,根据朝鲜使臣透露的消息,女真部占据了平壤,不打算离开了。”
朱祁钰指着平壤:“平壤丢了,南面无险可守,朝鲜要灭亡了!”
之前的所有布置,全都被打乱了。
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朝鲜兵怎么这么弱呢?
朝鲜王李瑈是个极厉害的人。
他向来以太宗皇帝自表,怎么仗打得这么烂啊,这也不像是太宗皇帝啊,更像是正统皇帝!
“陛下,朝鲜怕是撑不过今年了。”杨询发表见解。
“平壤一丢,整个北方的险峻地势都没了,还拿什么守?”
“能撑过今年都是厉害的。”
“最多到夏天,朝鲜就灭国了。”
朱祁钰本来预计,朝鲜能拖住女真几年呢。
等朝鲜和女真自相残杀,互相消耗之后,大明去捡便宜呢。
谁知道朝鲜这么菜。
连女真一部,都挡不住一年的时间,就沦落到灭国的地步。
“快,请阁部重臣入宫。”
朱祁钰盯着地图看。
他在想,该不该援助朝鲜?
很快,朝臣入殿,叩拜行礼。
他们入宫时已经听到了风声,朝鲜使臣下榻四夷馆。
朝鲜使臣十分狼狈,化妆成平民,穿过层层封锁,来到了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