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朝鲜大乱,出兵吞其民,放其地,当做绞肉机!(7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朱祁钰笑道:“吞并了朝鲜之民,朝鲜就不再是心腹大患了,随时都能吞并。”

    “甚至,那朝鲜王若识相,会上书乞求大明,将朝鲜并入天朝。”

    “届时,朕就借坡下驴,收了朝鲜。”

    正常来说,让朝鲜人变成天朝人。

    那是恩赐。

    朝鲜人应该不会不识相的。

    “陛下,一个牧民点不够,沿线都要设,越多越好。”

    “再往一步步往南面走,边走边设。”

    “而且,还要争得朝鲜王的同意,令朝鲜王下一道王旨,令其民配合。”

    “微臣想,朝鲜王一定想不到,大明会收容朝鲜百姓。”

    “等他后悔时,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

    “除此之外,多多督建船支,令船支运送百姓入辽宁,从辽宁走去热河。”

    马文升道:“反正是率重兵救援朝鲜,咱们先不攻城,每到一地,就接收一地,乘坐船支回国即可。”

    “马文升,你回去列个条陈出来,然后交给移民局。”

    朱祁钰道:“白圭,你好好抓一抓这件事,移民是重中之重,不得怠慢。”

    “微臣遵旨!”马文升和白圭叩拜。

    朱祁钰则看向于谦:“邢国公,谁可领兵,救援朝鲜?”

    于谦苦笑。

    我的意思是让您救朝鲜之危,不是让您趁机吞并人家!

    您这样做,和女真部有什么两样?

    这是在分割朝鲜。

    女真部要钱要粮要盐要铁要人,您就直接要人。

    不过,好在皇帝是帮助朝鲜驱逐女真的。

    等天兵降临朝鲜,女真部能活着回去多少人,可就说不准了。

    “陛下,朝鲜情况错综复杂。”

    “而且还要接收百姓。”

    “需要一个允文允武的人,执掌大军才行。”于谦道。

    猛将肯定不能用,像毛忠这样的不行。

    救援朝鲜,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

    “文官也可,举荐人才便是。”

    朱祁钰觉得于谦说得对。

    “陛下,朝中确实有这样一位大才,只是怕您舍不得啊。”于谦反而打趣道。

    朱祁钰立刻想到了是谁。

    “邢国公啊邢国公,你可真是能算计啊。”

    于谦抚须而笑。

    他的人选,就是王越!

    王越是皇帝的宠臣,又允文允武,关键此人瘸了之后,性情变得偏激,几乎不在意名声。

    这样的人,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

    可是,做了此事,王越注定要封爵了,难以做宰辅了。

    文武分治,泾渭分明。

    这是朱祁钰的宗旨。

    “可还有人选?”朱祁钰问。

    “回陛下,赵辅、曹义、任礼皆可。”

    毛忠肯定不行了。

    毛忠是猛将,政治方面不够敏感,容易办坏了事。

    而任礼,身体不好,需要在京师静养,而且朱祁钰也需要他镇守京师。

    “若派王越去,派个老将辅佐他,怕是老将心中有抵触啊。”

    朱祁钰几乎定下了王越。

    “如今宣镇没有战事,却囤积大量文武。”

    “调李侃、蒋琬回京。”

    “传旨,任王越为援朝总兵官,配官印,受王命旗牌;”

    “蒋琬、李侃任副将;”

    “杨守陈为参赞军务;”

    “秦成任镇抚太监;”

    “再调周贤、周玉父子入朝。”

    朱祁钰给周贤和周玉机会。

    既然有名将之资,那就得给机会着重培养才是。

    “至于出兵多少?”

    朱祁钰反而犹豫了,出兵多了吧,京师就会空虚,出兵少了,怕是到了朝鲜,难以竟全功。

    “陛下,三万人足矣!”

    于谦认真道:“此仗只要压缩女真部空间,不是消灭女真。”

    “只要能令女真部节节败退,即可。”

    “而进入朝鲜后,王越可帮朝鲜练一支强兵,用朝鲜兵,换女真人的首级。”

    “最好全用骑兵,来去如风,可最大程度保存实力。”

    于谦这是拿朝鲜人消耗女真人,在战场上消耗掉。

    达到让大明得利的目的。

    “三万是不是少了点?”李实皱眉。

    “兵在精不在多,何况,兵卒多了,运送粮草也是个问题。”于谦道。

    没错,帮朝鲜打仗,还得从大明运送粮草。

    朝鲜贫瘠,毛都没有。

    “就定三万吧。”

    朱祁钰刚想说从辽宁调兵。

    可转念一想,辽宁兵得用来平定兀良哈呢,暂时不能用。

    而原京营的兵,跟着于谦扫平鞑靼的兵卒,一部分在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