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3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4 / 9)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耍呀!”

    “让他耍!”

    “本督巴不得杀几个人,祭祭旗呢!”

    金忠冷笑:“这不杀人,本督心里难受着呢。”

    “哼,就怕他们不敢。”

    “提督,是否需要调兵来?”闫方汲取上次的教训。

    金忠轻轻点头:“请杨信亲自率兵来。”

    下一家,就是上饶余氏。

    上饶余氏,已经分成两宗。

    一宗因为避难,去了铅山,变成了铅山余氏,之所以避难,是余氏自余尧弼之后,便不再入中枢为官。

    余家秉承家训,只读书不为官。

    但又屡次被朝堂征辟,所以余氏分成两宗,一宗留在上饶,一宗去铅山教书立说。

    当代家主是余允徕和余允徽。

    余允徽是隐士,年少扬名,却不参加科举,被江西布政司征召过,他不敢违背祖训,便以此为借口拒绝。

    但又担心给家里招来祸患。

    干脆分成两宗,余允徽自立一门,搬去了铅山。

    这就是铅山余氏的由来。

    而主宗的上饶余氏,乃是余允徽的亲哥哥,余允徕。

    “久仰金提督大名,有失远迎。”余允徕正在招待金忠。

    他已经收到消息,金忠刚从陈家出来。

    就知道,下一个就是余家。

    好在陈家没见血,说明陈应满足了金忠的胃口。

    “陈家主认罪态度很好,承诺向中枢缴纳认罪银。”

    “你们四家合计一千五百万两,一家出四百万两。”

    金忠也不说缘由,开门见山:“余家主,意下如何啊?”

    余允徕差点没晕厥过去。

    锦衣卫狮子大开口啊,张嘴就是四百万两?

    陈应也彪啊!

    你就答应了?

    再说了,你陈家有钱,你们自己出,带上我余家干什么啊?

    我们余家没这么多钱啊!

    “大人,能否问一问什么是认罪银啊?”余允徕想搞清楚。

    金忠眼神一眯:“你们自己干了什么,心里没点数吗?嗯?”

    “这……”余允徕自然理亏了。

    他家万贯家资,是怎么赚来的?没点数吗?

    “自己说,你家干了什么?”

    余允徕下意识说:“我家本本分分的读书,不做伤天害理的事……”

    嘭!

    闫方一脚踹在余允徕的椅背上,余允徕被震得摔在了地上。

    但余家家丁可不敢进来和锦衣卫顶牛。

    上一个顶牛的,全家都死绝了。

    余允徕跪在地上,哭泣道:“求大人开恩,余家愿意拿出四百万两银子给中枢!”

    “你家不是本本分分读书的吗?怎么要缴纳认罪银了呢?”

    金忠冷笑。

    你余家要是屁股底下干净,锦衣卫能上门?

    真当本督闲着蛋疼吗?

    “小人知错了!”余允徕吓坏了,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当时就该装傻充愣。

    “什么知错不知错的?”

    “本督问你呢?自己犯了什么罪!”

    “照直说!说实话!”

    “省着史书上大笔一挥,说陛下昏庸无道,索取民间民脂民膏!”

    “你自己说明白,你家犯了什么罪啊?”

    “才被陛下惩罚的?别让陛下给你背黑锅!”

    “敢让陛下背黑锅,得问问本督手里的刀,同不同意!”

    金忠暴怒。

    索取民脂民膏?

    天子不与民争利!

    不就是动了士绅的蛋糕吗?

    小词儿整的挺硬,后人一看,就骂皇帝是昏君,他们也不动动脑子,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哪来的民脂民膏?

    再说了,皇权不下乡!

    民脂民膏是谁搜刮的?

    余允徕浑身一抖,只要这么一承认,余家的口碑彻底崩塌了。

    “说呀,余家主,千万不要避重就轻,照实说,本督想听实话。”

    金忠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忽然!

    他把茶杯狠狠砸在余允徕的脑袋上。

    啪嚓一声,鲜血迸溅。

    余允徕连叫都不敢叫,只能忍着剧痛,咬着牙:“余家犯了律法,做了海上的生意!”

    “做了多少年?获利多少,全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关键还有人在记。

    余家的口碑彻底崩了。

    余允徕看着稳坐钓鱼台的金忠,忽然明白了,真假银案,就是金忠炮制出来的。

    目的是迷惑江西本地士绅。

    让士绅们以为,金忠还被困在鄱阳城,在破案之前,是无法离开鄱阳城的。

    谁能想到,金忠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鄱阳城,来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