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吹,诸葛亮自己写出师表,自己吹。
“四龙降世,亘古未闻。”
“老臣查阅历史,却鲜有所闻。”
“但古之没有,方是祥瑞。”
胡濙都编不下去了。
真的找不到历史作为依托,他也想整点史料,为皇子正名。
问题是找不到啊。
像陈宣帝、唐明皇、宋徽宗,都是生儿子狂魔,陈宣帝生了42个儿子,唐明皇生了30个儿子,宋徽宗生了38个儿子。
也没有一天诞下四个的。
最牛的还是宋徽宗,生了80个儿女。他被掳去金国后,还生下了6个儿子,8个女儿,心真大啊。
真的找不到史料依托,反正跟着吹就完了。
朝臣都跟着吹。
朱祁钰嘴角翘起:“以前朕长子薨逝,就没了儿子。”
“本来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上天怜悯朕。”
“朕为了大明鞠躬尽瘁,上天看到朕的功绩,便赐给四个麒麟儿给朕,赐下祥瑞,昭示着大明国祚延绵。”
“上苍不负朕,朕必不负天下臣民!”
“朕欲开太庙,告知列祖列宗。”
这是正经事。
朝臣高呼万岁。
朱祁钰需要全体朝臣的背书,需要天下文人的背书。
“诸卿的报纸办得都不错。”
“今日下朝后,就写几首四龙临朝的诗歌,明日刊登报纸。”
“朕要看的。”
朝臣哪里敢说不啊。
就是硬吹呗。
换做以前,一定有文人捧皇帝臭脚,想趁势而起,但现在皇帝不喜欢这一套,堵住了这条路。
此事姑且告一段落。
朱祁钰正色道:“薛瑄上的奏章,诸卿都看了吧。”
“朕欲迁孟庙于广西,改江州为孟州,再开孟圣学宫,广邀天下名士,聚于孟州,辩论于学宫之中。”
“朕希望大明再诞生一位新圣。”
孔氏都迁走了。
孟氏被迁走,只是时间问题。
问题是广西,那可不是个好地方啊。
“陛下之心在安南?”姚夔率先发声。
“不止安南。”
朱祁钰站起来:“若以广西为中心,云贵湘粤交五省围着广西,将广西围为中心之地。”
“朕收回交趾,再灭占城、老挝等国,就以孟州为核心,建造巨城,挟制南方。”
“山路不必担心,安南、老挝、占城等国多的是人口,征召其民修路即可。”
“哪怕是十万大山,朕想夷平,也能做到!”
反正将那些人累死,朱祁钰也不心疼,然后移汉民过去,岂不美哉?
姚夔却道:“陛下,大明不能做的太明显。”
“姚卿何意?”
姚夔抚须笑道:“大明乃天朝上国,从未有过吞并弱小之举动,是以小国安心,朝觐大明,奉大明为宗主国。”
把野心收一收,别让人看出来。
“姚卿之言,朕受教了。”
朱祁钰觉得有点狂:“建孟庙之后,朕欲流放一批罪犯入广西……”
“陛下不可!”
姚夔高声道:“广西山峦叠聚,绝非善地。”
“这些罪犯,作奸犯科,都非善类。”
“去了漠北尚可,不得不依托朝堂,能在漠北繁衍生息。”
“可去了广西,就有聚众乱事的可能性!”
“之前锦衣卫提督太监金忠上书中枢,他已经从江西移出一些士族,填充广西。”
“老臣以为,这是最好之事。”
“以中原之士,填充广西,能让广西快速汉化,同时又能传播文化。”
“陛下当不吝惜田土,大肆分给士族,再给他们建造宅子,令其填充地方政治,触角深入民间。”
广西移走土人后,已经成为一张白纸。
姚夔却想用士族,填充广西,让广西成为下一个江西。
但是。
这是最好的移民方式,也能让中枢最快、最充分地掌控广西。
朱祁钰颔首:“金忠做的不错,不止要填充广西,还要填充湖南,广东,甚至可酌情填充福建一些人。”
士族移民,拖家带口,带着家丁、奴婢、财货,浩浩荡荡。
甚至,还有官兵护送。
普通百姓移民,肯定被官民騒扰,但士族移民,官兵都得供奉着。
“陛下圣明!”
姚夔的意思是,罪犯可以填充去平原地带,山地是不行的,容易造反。
“江西空出的地方,可否填充些宗室进去?”朱祁钰问。
姚夔反对,理由老生常谈了。
“陛下,天下流民尚多,可转移至江西,酌情安置。”
“陛下也可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