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释奴令,汉儿不为奴!(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只说先胡公之功绩。”

    “陛下心怀万民,想让天下百姓都读得起书,并打算中枢投入很多银钱,兴办教育。”

    “而先胡公,乃教育的先行者,是教谕中的楷模。”

    “陛下而今恼怒天下文人,为胡公后人发声。”

    “这不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正因先胡公教谕万民,蜡炬成灰泪始干,才得道多助。”

    胡濙的意思是,皇帝想重视教育,就得为教育树立一块招牌,胡俨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金忠却因为小利,把金子招牌给撕了。

    难道被唾骂不是应该的吗?

    “那胡昭、胡锡,打造军械,贩卖于外,难道这样的人,也能逃脱罪责吗?就因为他的父祖是胡俨?”

    朱祁钰先把屎盆子扣上。

    胡濙翻个白眼,这就是您玩赖了,金忠若真拿出证据来,也不至于朝野沸腾。

    关键金忠没有证据呀,直接就杀人了。

    这是坏了规矩,所以人人自危。

    “诸卿,可知金忠今年会往中枢运送多少银子吗?”朱祁钰见群臣不以为然,直接谈利益。

    “陛下,不能因小利而失去人心呀!”

    姚夔高声道:“金提督确实为国朝解了燃眉之急,但天地君亲师,乃国之根本。”

    “若因小利,而放弃了根本,未来人心不附,大明日后如何存续?”

    他的话,引起朝臣的支持。

    钱重要,“义”更为重要。

    “上亿两银子,在姚卿嘴里是小利,那您去给朕弄这些钱来?”

    朱祁钰阴恻恻道:“大明税赋一年收入多少钱?”

    “养兵建城,根治黄河,改革币制,哪样不用钱?”

    “没有钱,你姚夔告诉朕,朕能怎么办?”

    “陛下,老臣并未说钱不重要,而是说大义更为重要!”姚夔觉得皇帝在偷换概念。

    朱祁钰就是硬犟:“胡俨是很多人的老师,是一代名臣。”

    “但他的名声,就允许其后人胡作非为吗?”

    “若是如此,当年杨士奇就不该致仕归乡,他儿子无非是老家杀了人,算什么事呢?”

    又歪楼了。

    “陛下,这是两码事。”姚夔苦笑。

    “朕看是一码事。”

    朱祁钰冷冷道:“若金忠拿不出证据来,朕立刻下旨处死他,若拿出证据来,胡俨就抄家灭族!”

    朝臣猛然一惊。

    皇帝的根本目的,是对付胡俨的后人?

    不对呀,皇帝对付胡昭等人,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皇帝的目的是……文人!

    “民间倒是风气开放,读书认字之后,不为国朝效力,竟蝇营狗苟的辱骂君父!”

    “朕看是反了天了!”

    朱祁钰目光阴冷:“他们能活着,是朕的先祖建立了大明朝,让令其祖上活命!他们能认字,是朕庇护他们,给了他们好日子过!”

    “结果呢,不为朕卖命,反而暗戳戳地骂朕?”

    “当朕不会杀人吗?”

    皇帝的目的,是天下文人啊!

    文官对抗皇权,靠的不止是手中的权力,还有天下文人的嘴呀!

    天下文人的嘴,永远占据道德制高点上。

    不管皇帝做得对与错,只要得罪了他们,他们就能用吐沫星子喷死皇帝,把皇帝喷成狗。

    朱祁钰一直是收权。

    但文人的嘴没法收起来呀,毕竟长人家嘴上,不能把所有人割了舌头吧?

    “陛下息怒!”朝臣惊恐。

    其实朱祁钰强势,文臣并不绝望,因为朱祁钰不是永生的,早晚会死的。

    只要文官不丢笔杆子,不丢天下文人的嘴巴。

    等朱祁钰一死,文官集团就会再次掌权。

    皇权,是无法压制天下人唇舌的。

    “朕没法息怒!”

    朱祁钰目光阴冷:“传旨,改巡捕营为黑冰台,官职不变。”

    “由黑冰台掌握天下风闻。”

    “一经发现,有文人辱骂君父,一概……去边疆服役三年。”

    “朕不是残暴之君,不会处死他们,也不会褫夺他们参加科举的资格,只是要管一管他们的臭嘴。”

    “让天下文人,不要坐在家里全凭想象,胡说八道!不知民间疾苦,不知边疆之苦!”

    “责令他们去边疆戍边,可参与军政大事,可任幕僚,可担任基层军官,可担任基层吏员,不设限制。”

    “让他们去看看,朕这个君父,当得容不容易!”

    “也看看,大明百姓活得多么不容易!”

    “别一天就知道长个嘴,乱喷粪!”

    朝臣本来惊恐。

    后来竟变成狂喜。

    这是扩大文人权柄啊。

    文人若去边疆历练三年,去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