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文武庙、圣庙、帝王庙(可跳订,是名单)(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

    朱祁钰帮他找补:“朕以为,供至圣孔圣和亚圣孟圣,如其他儒学圣人,不供神像,只供牌位,列于文圣之侧。”

    得把圣人搞得多多的,毕竟我们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朕以为,以后称圣者,都可入圣殿,但只能供牌位,不供金身,除非其人功绩,超过至圣先师,超过武成王姜太公。”

    在儒教里,是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的。

    论打仗,好像真的没人超过姜子牙。

    “陛下圣明。”

    朝臣觉得这个办法,能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倘若不供颜回等人,可就把儒家得罪惨了。

    所以都要供。

    以后谁想进,得和这几位掰一掰手腕了。

    然后就是帝王庙了。

    帝王庙的标准也不能太高,若按照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的标准定,能入庙的寥寥无几。

    “朕以为当从黄帝始,历朝历代开国君主,有作为的中兴之君,都有资格入庙!”

    废话,要是不加中兴之君,那么他朱祁钰怎么入庙?

    “朕打算设九殿九坛。”

    “正中央为黄帝殿,陪祀三皇五帝神位、神像,黄帝居中,左右为燧人、伏羲、女娲、神农、有巢氏在左侧,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帝喾在右侧。”

    三皇五帝还有不同的说法。

    在《尚书大传》,燧人、伏羲、神农三皇。

    在《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还有《风俗通义》、《三字经》、《庄子》、《纲鉴易知录》的三皇都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庄子》,有巢氏、燧人氏为三皇,还缺一个。

    五帝也是版本很多:

    在《吕氏春秋》里: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

    在《史记》《大戴礼记》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在《资治通鉴外纪》里: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为五帝。

    为了全部祭祀。

    朱祁钰全都放进去了,睡也不得罪,和黄帝放在一个殿里。

    “左边第一殿,中间放尧、舜、禹神位、神像,左右陈列夏禹王、商汤王、商中宗(太戊)、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

    “右一殿,中间放秦始皇(嬴政)神位、神像,左侧陈列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右侧放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病已)、汉光武帝(刘秀)。”

    这一殿,把汉高祖和汉武帝,放于秦始皇左右,文景宣三位杰出帝王,东汉王朝的开辟者汉光武帝却只能居于最末,可以说,这一殿全是猛人。

    “左二殿,中间放魏武帝(曹操)神位、神像,左侧陈列汉昭烈帝(刘备)、晋宣帝(司马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齐太祖(高欢)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宋武帝(刘裕)、北周文帝(宇文泰)、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的神位、神像。”

    左侧多出一位来。

    这就有意思了。

    这一殿除了刘备,全是乱臣贼子。

    但,不可否认,全是人杰。

    “右二殿,中间放唐太宗(李世民)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宪宗(李纯),右侧陈列唐明皇(李隆基)、唐宣宗(李忱)、唐代宗(李豫)。“

    这一殿多少差一些,但这些皇帝,除了隋文帝外,都是唐朝皇帝,就显得唐朝皇帝厉害了。

    但和其他殿打起来,怕是要吃亏呀。

    “左三殿,中间放置宋太祖(赵匡胤)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后周世宗(柴荣)、宋仁宗(赵祯)、辽德宗(耶律大石)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西夏景宗(李元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太宗(完颜晟)的神位、神像。”

    这一殿,右侧多出一位。

    可怜巴巴的宋太祖,放眼望去,都是他的仇人,唯一进入的宋朝皇帝,还不是他的后人。

    至于南宋皇帝,就别想太多了。

    “右三殿,中间放置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神位、神像,左侧陈列元世祖(忽必烈)、元宪宗(蒙哥)、赛因汗(拔都)、元定宗(贵由)的神位、神像,右侧陈列察合台汗(察合台)、元太宗(窝阔台)、海都汗(海都)、伊利汗(旭烈兀)的神位、神像。“

    这一殿争议最大。

    但这一殿是最猛的,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领土极为庞大的蒙古帝国。

    “陛下,咱们供奉元朝君主而已,怎么还供奉这么多大汗啊?”胡濙觉得别扭。

    “明承元制,大元是由四个汗国组成的。”朱祁钰道。

    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

    “朕既设这一殿。”

    “这些君主,自然是要供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