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1章 槽你娘的,你们两个是徐达的串种吧?(1.4万)(7 / 10)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们倒是晕了!

    番子赶紧拉住陈舞阳,可不能杀呀。

    “你们把他们抬去守备府,总行了吧?”陈舞阳无奈。

    势单力孤呀!

    连番子都顾及南直隶士绅的恐怖实力,他一个人再疯,能杀多少人?

    只要把南京城所有官员、权贵、大户、士绅挂在城门上,倭寇一个屁都不敢放,立刻乖乖滚蛋。

    甚至,把这些人挂在南直隶所有城门上,看看哪个倭寇敢攻城?

    别说屠城了,他娘的,能吓死他们。

    奈何,没人敢做啊。

    陈舞阳觉得心累。

    只能硬守城了。

    南京城目前的兵力,算上皂吏,最多能凑出四千人。

    看似人多,但分摊到各个城门,就显得非常少了,而且,这里面会有多少居心叵测之徒?

    这样守城,很快就会被攻克。

    必须从民间征召壮丁,组织起有生力量,进行守城。

    问题是,南京城没有大官,无法迅速响应,协调各个部门,将南京城几十万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当年设计京师城防的时候,如锯齿一般精密,各个衙门彼此防备、制衡,看似是整体,其实权力被分散开了。

    比如张凤坐镇南京城,就能让所有衙门形成凝聚力。

    可离了张凤,南京城就是一盘散沙。

    所以在北京城,皇帝建立九门提督府,就是将城防的权力汇聚到一个人身上,避免权力分散。

    但权力集中,意味着这个人,必须是皇帝的心腹中的心腹,否则此人打开城门,或者勾连皇子,就能造反。

    陈舞阳能在吏部大杀四方。

    却不能协同南京所有城防,拧成一股绳,他没这个权力。

    甚至,已经有官员在密议,诛杀陈舞阳了。

    太阳西垂。

    第一批倭寇已经抵达南京北面城门,北面第一道外门,观音门。

    南京城依水而建,在幕府山外,建立三座城门,拱卫北面,从东到西依次是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

    而绕过燕子矶,东面则是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等外城城门。

    从北面绕过狮子山,则是凤仪门、定淮门,定淮门西侧就是龙江船厂。

    狮子山脚就是京营的营盘。

    京营在内城里。

    如今,外城城门关闭,倭寇站在观音门之下,看到高高耸立的城墙,竟生出难以企及之感。

    咻咻咻!

    箭矢飞上观音门,却奈何不了守军。

    城楼上守军不多,只有二百人。

    他们已经收到守备府的命令,守城器械马上就送过来,他们暂时用箭矢对攻即可。

    倭寇越聚越多,无数木头船飘在江上,却奈何不了北面第一座城门。

    太祖皇帝建造南京城时,将所有因素都考虑其中了。

    想打开观音门,只有两种途径,强攻,或者从内部打开。

    而强攻观音门,可能性几乎为零,只要有充足的守城器械,能守到天荒地老。

    而陈舞阳,却在军备库里大发雷霆。

    “不批军械,如何守城?”陈舞阳想杀了仓使。

    仓使却跪在地上:“没有守备府的军令,下官擅批军械,是要诛九族的呀!”

    “请大人出示守备府军令,下官立刻给您批出军械!”

    嘭!

    陈舞阳使劲踹房门:“宋伟那个弱智!让人守城,却不给军械!拿他守吗?”

    宋伟也防了魏国公、定国公一手。

    他压根就没想过,倭寇能兵临南京城。

    原因很多,其一,因为长江口所有岛上,都有严密布防,就算是阻挡不住倭寇,也能拖延到他回来,或者张凤、李震回防。

    其二,南京城外城城门,他已经准备了枕木、火油等守城器械,就算倭寇兵临城下,也足够使用了。

    其三,南京城,才是大明真正的国都,国都意味着极重的政治意义。

    倭寇是图财,他们抢掠松江府、苏州府已经足够了,根本不可能攻打大明国都的。

    因为这回意味着,向大明宣战!

    哪怕皇帝不想打仗,也必须要彻底消灭倭寇,因为皇帝受不了舆论,连大明国都都被区区贼寇攻打了,皇帝威严何在?大明尊严何在?

    这是逼着皇帝彻底消灭倭寇。

    倭寇比谁都清楚,老虎屁股摸不得的道理。

    所以,宋伟压根就没想过,倭寇真的敢攻打南京城!

    他在离开之前,特意下令给各个军备库,没有守备府的命令,决不许调出任何军械。

    这是防备魏国公、定国公鸡毛当令箭。

    同时,他也担心军械从他手中流失,这份责任他宋伟担不起。

    结果就造成了这种结果。

    陈舞阳把刀架在仓使的脖子上,仍旧调不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