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 二十四天灭一国,火焰山上遇阻(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当时汉王和太子争位,朝局紧张。

    “其二,安南百姓对并入天朝,并不服气,层出不穷的造反,导致国朝被迫退出安南。”

    “其三,就如陛下说的,咱们对安南太好了,倘若将安南人视为奴婢,就没有退出安南之结果了。”

    这是实话。

    大明那哪是殖民啊,那是养亲儿子!

    “其四,还是朝局的问题,朝局不稳,天下自然就不稳,连滇黔桂这些省份都没有同化,哪有心思管什么交趾呀!”

    没错,太宗皇帝只是彰显文治武功罢了。

    对安南土地根本就不重视。

    这是大明丢掉交趾的根本原因。

    “其五,当时大明兵疲将弱,财政紧缩,连年镇压造反,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没钱,也是丢掉交趾的主要问题。

    皇帝必须源源不断的弄出来钱,才能守住庞大的疆域。

    姚夔说得都对。

    他洋洋洒洒,说了十几条。

    “姚卿,您认为此次吞并安南,要如何做?”朱祁钰问。

    “朝堂当派遣一员高官,督抚交趾省。”

    “从中枢自上而下,重视交趾省。”

    “比如今年的京察,您可以下旨,给去滇黔桂交之地的官员,提高政绩,提高官员的积极性。”

    看看,打破了祖制的规矩,打破了文官给皇帝的紧箍咒,百官的眼界不就开了嘛?

    大明进士不是没能力,而是他们把能力,放在和皇帝斗法上,放在争权夺利上。

    所以大明不行!

    “如今中枢多钱,陛下可以财货诱之……”

    没等姚夔说完,朱祁钰摆摆手:“朕对花钱养他国百姓,不感兴趣,朕的钱是大明百姓的钱,只能用在大明。”

    “陛下,请听老臣说完。”

    姚夔翻个白眼:“大明欲统治安南,也要得到安南人心……”

    “别安南安南的了,安南不应该存在了,改叫交趾。”朱祁钰道。

    “老臣遵旨!”

    姚夔继续道:“老臣所说的以财货诱之,是引诱当地士族,令其为中枢所用。”

    王复却反对:“姚大人,我大明之前丢掉安南,就是这些士绅作祟!他们如无法满足的饕餮,给多少都喂不饱。”

    “您能不能让老夫说完?”

    姚夔吹胡子瞪眼睛,陛下打断就打断了,你小子也跟老夫过不去?

    “您说您说。”王复摸摸鼻子干笑。

    “请容老臣说完。”

    姚夔重新整理思路,语速加快:“安南之治,在于一手强兵,一手钱财。”

    “安南难治,和滇黔桂一样,都是山多树茂。”

    “想改变这一局势,就得大肆砍伐森林,甚至放火烧山,平整道路,修缮驰道。”

    “咱们可给士绅好处,让他们管理安南百姓,进山砍伐,再用他们平整土地,中枢多多答应他们好处。”

    “等到用完了,就开始发展奴隶贸易,把人往大明里面卖,这些士绅也就没用了,派遣强兵,统统杀掉。”

    “再大批移入汉民进去,这交趾,就彻底成为大明的交趾了。”

    姚夔这不也懂殖民思想吗!

    殖民,首重利益,其次才是土地。

    朱祁钰微微颔首:“诸卿怎么看?”

    “微臣以为,卸磨杀驴,不该由大明出面。”

    “不如养一支悍匪,必要的时候,驱使悍匪杀掉士绅。”

    “没必要灭门,断了他们的前途即可。”耿九畴是想爱惜大明的羽毛。

    毕竟整个中南,不止安南一个国家,还有好几个国家呢。

    做的太绝,以后征服那些国家,就不容易了。

    “好,尔等酌情商议,商议后直接颁布中旨即可。”

    朱祁钰不再讨论此事:“方瑛和薛瑄都喊着缺人呢,从何地多多调派一批举人过去?”

    “陛下,教化万民之事,用不上举人,秀才即可。”

    王复道:“天底下穷酸秀才多的是,陛下只要打开一条缝隙,愿意为您效力之人,俯首皆是。”

    这是王复从撤出安南吸收的经验。

    其一,安南本地士绅,绝对不能相信;

    其二,就不能使用进士,进士眼高手低,反而不如从底层提拔秀才管用。

    “从天下遴选可以,但要派一人做督导官。”

    “告诫那些秀才,去了交趾是为国效力的,谁敢动贪念、动歪心思,朕处死他们九族!”

    朱祁钰认真道:“从翰林院里挑一个正直的人才出来,去交趾督抚这些官吏。”

    “这些秀才去交趾是为官,而不是为吏。”

    “在新省份中,不设吏员。”

    “全部启用为官员。”

    朝臣想劝,但皇帝不听。

    当年丢了交趾,颇有一天朝天子一朝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