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2章 鲸吞安南之战(5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直在实行大汉族主义。

    从未变过。

    “臣生是汉人,死是汉鬼。”

    “所以臣一言而灭占城,却问心无愧。”

    “因为臣是汉人!打仗是堂堂正正的,落后就要挨打,没错的!”

    何宜恭恭敬敬磕头,满脸坦然。

    “朕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官员。”

    朱祁钰大笑:“何宜,你将所想写成奏章,送去中枢,由内阁下旨,送去安南,交给夏埙。”

    “臣遵旨!”

    何宜也想升官啊,摸准了皇帝脉搏,自然得顺着说。

    试问朝堂百官,哪个心里不以汉人为荣?

    只是一直没戳破而已。

    “派些侍卫去民间看看。”

    “朕想看看民间的真实情况。”

    “告诉侍卫们,不要被人蒙蔽,有些事是当地官员做出来的。”

    “朕不要看这些假的,朕要看真的。”

    “还有,谁敢隐瞒实情,和本地官员沆瀣一气,他趁早滚出宫中,他爹也不必干了,滚回老家养老去吧。”

    朱祁钰就想看看真实的民间,真正的大明。

    在水上的日子,甚是无聊。

    至于偶遇卖艺的画舫倌人,更是想都别想,皇帝走哪条河,整条河都戒严,不可能出现任何人的。

    护卫的水师、两岸的马军,以及当地的卫所兵,都不是吃素的。

    而在朝鲜。

    王越收到中枢的批复。

    横跨渤海湾,走海路传递信息,缩减了朝鲜到中枢的距离。

    中枢让他将朝鲜百姓,编户齐民,落下户籍,重新分地,并让孙可法,严惩朝鲜士绅,以朝鲜之财,解朝鲜之困。

    再从大明调入一批士绅去朝鲜,安家落户。

    这批士绅,就得从江南出了。

    又从北方移一批百姓入朝。

    安南的雨季已经过去了。

    安南的朝局,也变得稳定下来,黎思诚政斗失败,谣传黎思诚人疯了,如今主政的是丁列。

    丁列已经遣使,和大明交涉,请大明将安南北部还给安南。

    夏埙还在鸿基。

    鸿基已经建造成为军港基地。

    如今广西两个府,已经全部划分完毕,并沿河设置重兵。

    城池名字,也是延续永乐朝的名字,全部用汉书书写,并插上了大明龙旗。

    各地的官吏系统,已经基本架构完毕。

    包括广西治所,已经从桂林,转移到了南宁。

    七十万广西土人,被安置在新建的两府,因罪被强制解甲归田的有二十万人,这些人从军中退下来,进入地方任职。

    因为是有罪的,并没有担任吏员,只是担任地方皂吏等等官位,但退伍金是照发的。

    他们在当地都分到了田地,媳妇也是分配的,甚至还分了个安南奴隶给他们,若不愿意当皂吏的,则银行资助一笔贷款,做些小生意。

    中枢严令,有功之臣,务必妥善安置。

    主要担心这些人心中不满,在民间造反。

    整个夏天,方瑛都在整顿军制。

    将那些在军中混吃等死、贪生怕死的,全部清除军队。

    广西军剩下47万人。

    而广西的人口,在这一年的时间内,翻了一倍,超过了七百万人,其中有190万人是婴儿。

    都是军卒的孩子。

    甚至,中枢鼓励军卒生子,生孩子还给发一个银币做生子补贴。

    这就导致了军中纳妾速度飙升,生孩子的速度在增快。

    夏埙初时没看透中枢的想法。

    但最近,他看透了。

    中枢明显担心广西狼兵因为生活好了,而战斗力锐减,就用鼓励生育的方式,让他们变穷!

    别以为生个孩子,给补贴一个银币是好事。

    就这一个银币,都不够孩子花一年的!

    何况,广西又成为大明商贸发达之地,各种婴幼儿的产业,疯狂发展,正在榨干狼兵的荷包。

    倒逼狼兵去战场上建功立业,赚军饷得赏赐,最好能出去掠夺一波。

    最近,军中正在鼓噪方瑛出战。

    这番操作,夏埙看懂后,竟不寒而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中枢把丁口看做物品的时候,那么中枢和无情的天地有什么区别呢?

    中枢催促的圣旨传来。

    南下,侵吞安南全部,变得水到渠成。

    夏埙还往深了想了一层,皇帝南巡,江南士绅肯定要分出来一些,来重建的交趾省。

    这是一环扣一环啊。

    安南的使臣又来,请求大明归还安南北部。

    即便知道大明连城池名字都改了,安南百姓也强制起了汉名,落下户籍,但安南朝廷还是不遗余力,不停派人交涉。

    而边永的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