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章 士绅的屁股,烽烟四起以报之!(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可断定真繁华还是假繁华。”

    没错,人有钱养活的孩子就会多,这是天性。

    “从洪武朝,民间人口就五千万,一百年过去了,民间还是五千万人口。”

    朱祁钰一直没琢磨明白:“老太傅,您说是怎么回事呀?”

    胡濙笑道:“陛下可知人口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吗?”

    肯定不是普查出来的。

    “是通过卖出去的盐,估算出来的。”

    朱祁钰恍然!

    那些多的人口,压根没买官盐,他们在吃私盐!

    吃私盐的人口,相当于黑户,他们在破坏大明的制度,所以中枢官员对其充满厌恶,也懒得统计。

    等于说,不纳税的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没肉体消灭就法外开恩了,还统计你们?

    “老太傅估算,民间会有多少人口?”

    查出来的黑户、流民,就有一千万。

    而民间的隐户、佃户、逃户,还会有多少?

    “若不算朝鲜、哈密、安南的人口,也不算土人,老臣估算,应该在七千五百人以上。”

    这个数字,把朱祁钰吓了一跳。

    还有一千五百万人,没有出现在官方统计数字里。

    “所以老臣在劝您,三思再三思呀。”

    胡濙的意思,这一千五百万人,都在江南!

    “看来朕该多带猛火炸弹啊。”

    朱祁钰玩笑:“朝鲜应该还剩下五百多万人口,安南约莫剩二百万,哈密十几万。”

    “两广的土人出山的有近三百万。”

    “还有云贵,没有出山的人口呢。”

    “保守估计,破亿了。”

    这个数字,让朱祁钰不寒而栗。

    大明养不起啊。

    胡濙点点头:“所以,中枢一直在睁一眼闭一眼,就是不想面对现实。”

    “这么多人口呀,对大明来说是巨大的拖累。”

    “所以,既然有士绅愿意养着这些逃户,只要不作乱,朝堂就当不知道。”

    “这就像是层窗户纸,您将它戳破了呀。”

    胡濙语气带着埋怨。

    朱祁钰也不生气,他确实戳破了人口的窗户纸。

    人多是累赘,但税收也多呀。

    这些被士绅侵吞的人口,对朱祁钰来说,是个大炸弹,等于说大明天天带着个大炸弹活着,一不小心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陛下,您还要考虑一点,这些黑户被释放出来,要如何安置啊。”

    “您千万别说移民,这些人世代为奴,就如温室里的花朵,出来就会风雨摧残死的。”

    “只能留在江南,还得想办法让他们活下去。”

    胡濙充满无奈。

    没错。

    人做什么都是习惯。

    贸然释奴,只会让这些奴隶不适应,偷偷摸摸的跑回去继续当奴隶,若是朝堂强制干预,他们就会造反,搞得两面不讨好。

    “朕想过了。”

    朱祁钰道:“浙江的往福建、广东迁一批,安徽的往河南迁一批,江苏的往山东迁一批。”

    “陛下,不考虑释放出来的佃户愿不愿意去,这些省份并不缺人呀,缺人的是交趾、朝鲜。”

    现在热河、宁夏都不太缺人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朱祁钰对可能释放出来的一千五百万人,感到恐惧,这些人若释放出来,没有妥善安置,江南瞬间没了。

    此行,又增加一层阴影。

    徐承宗把认识的、不认识的,不管是谁都报了上来。

    陈舞阳则用轿子抬着徐承宗,挨家拜访。

    第一家,就是徐承宗的妻子王氏的母家。

    王氏,并非军功人家,而是书香门第。

    从南京保卫战之后,王家便闭门不出,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今日的结局。

    陈舞阳叩开了府门。

    王氏当家做主的是,徐承宗的大舅哥,王维舟。

    王维舟是举人,如今正在闭门读书,准备明年的会试。

    陈舞阳让人把轿子抬进来。

    王家十分简朴,院子也不大,老太公死后,兄弟三人住在一起,其他支脉都分出去了。

    “大人,这是?”王维舟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尤其圣驾驾临南京,他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陈舞阳让人掀开帘子。

    徐承宗被绑着,坐在轿子里,看着大舅哥,眼泪就飙了出来。

    “大人,这是何意呀?”

    “还装?王举人难道不知道何为夷三族吗?”陈舞阳阴恻恻问。

    王维舟哭泣说他王家没有犯过罪的。

    “就喜欢伱这种嘴硬的。”

    陈舞阳看向徐承宗:“徐承宗,他说自己没罪,你来告诉本官原因!”

    被陈舞阳支配的恐惧,陡然袭来,徐承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