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9章 必须将汉化推行下去,瘦马案余波(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本消耗不掉的。

    那么,就放任他们去屠杀,屠着屠着,广西军暴富,然后趁机解散,变成交趾人。

    广西军和安南人有血仇,广西军又被教导汉化三年,已经认同大明了。

    大明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又提高他们的身份,让他们在交趾当一等人。

    活着的安南人被贬为奴隶,等过几年,把安南人释放为民,让他们和广西军斗去。

    交趾就永远脱离不了大明了,哪怕有漫长的雨季,因为内斗,也不会脱离中枢了。

    最可怕的是,这些广西军可都留下孩子了的。

    这些孩子是沐浴在大明皇恩之下的,他们心里非常认同大明人,因为父兄是为大明战死,他们是吃抚恤金长大的,心里就把自己当成明人了。

    广西军的孩子,更是皇帝的死忠。

    这才是融合,而不是消耗,一位消耗掉己军,一定会被发现的,那是最蠢的。

    范广有点明白了。

    “你打下来东察合台汗国,朕就封你国公,再赐你世券。”朱祁钰在给范广画饼。

    再忠心的手下,也得不停画饼。

    不然就会离心离德。

    范广一听国公,立刻斗志昂扬。

    “陛下,那您现在的安危……”范广立刻担心皇帝了,若皇帝死了,承诺的一切就泡汤了。

    “所以朕没杀人啊。”

    朱祁钰笑道:“谈判嘛,只要倭寇愿意归降,朕就是圣君啊,他们为何要害朕呢?”

    这就是皇帝的狡诈之处。

    足足两天。

    皇帝只在乾清宫里,一应餐食,由原来的十五人试菜,变成了三十人试菜。

    这两天,皇帝不诏见任何人,缩在大殿里。

    哪怕是后宫嫔妃,也见不到皇帝。

    直到哲蚌寺高僧桑普原杰,朝觐皇帝,皇帝才终于露面,并请桑普大喇嘛入宫,并在宫中住下。

    桑普的师父是绛央却杰,绛央却杰师承宗喀巴,建立的哲蚌寺,是乌斯贜最大的寺庙,僧众上万人。

    来南京朝觐皇帝,带着1500佛兵,四川安抚司又派1500卫所兵护卫。

    大喇嘛给朱祁钰讲解佛法,朱祁钰听得仔细。

    “喇嘛(上师),朕觉得黄教在中原不兴。”

    “主要因为中原人不识臓文,不如喇嘛用汉文编写佛经。”

    “方能广为传播。”

    朱祁钰想让乌斯贜放弃臓文,使用汉文。

    问题这地方还不能打,没有油水,容易惹一身騒,关键臓区喇嘛对皇帝是比较尊敬的,没有必要强攻。

    “启禀陛下,我愿意留在南京,编写汉文佛经,传播我教。”

    朱祁钰当即下令,令工部选址,修建一座喇嘛庙,供桑普喇嘛翻译佛经。

    桑普十分开心,感谢皇帝。

    “喇嘛。”

    “朕正在推行,大明境内全部汉化。”

    “这样方便文化传播,方便彼此交流。”

    “何必隔绝一地,自成天地呢?”

    桑普虽是佛道高僧,同时也是政治人物。

    乌斯贜不是唐朝时候的吐蕃了,僧兵纵然有,几万人能打得过谁呀?大明一个县,人口都比乌斯贜人多!

    何况,乌斯贜旁边还有一个朵思呢。

    乌斯贜只能认大明为主,归入大明统治。

    “陛下,佛经皆是臓文,若翻译成汉文,难免词不达意,恳请陛下允许,佛经还用臓文。”

    桑普耍了个心眼,他没说乌斯贜,只说佛经。

    但乌斯贜都信佛,佛经不改,汉化就推行不下去。

    “喇嘛,不要小瞧汉文啊。”

    “中土佛教,也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如今传承了数千年,照样生机勃勃。”

    “而且,乌斯贜才多大呀?人口多少?就算全部信仰黄教,如何能和中土比呢?”

    朱祁钰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大明收回交趾,难道喇嘛就不想去交趾传教吗?”

    “那交趾如今都信中土佛教,并不知晓黄教。”

    “不像朕,朕是受过大喇嘛灌顶的,自然是信仰黄教的。”

    “说起来,朕和您的师父是同辈的人,宗喀巴大喇嘛也算是朕的老师。”

    这位宗喀巴可是超级大佬,黄教的创始人。(就用这个称呼代写,大家明白就行)

    朱祁钰是扯人家的虎皮。

    “和中土佛教比起来,朕更信黄教啊,您是朕的师侄,有好事朕当然要想着你喽。”

    桑普眼皮子抽搐,我成你师侄了?能不能讲点礼貌!

    “喇嘛,看看草原上,如今有多少座喇嘛庙?”

    “四年前才有多少,您想必是心知肚明的。”

    “这都是朕汉化的结果呀。”

    “那交趾往西,是广袤的土地,都是大明的属国,未来都会如乌斯贜一般,并入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