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猷向诸国使臣介绍:“这里距离京师,有上万里。”
使臣们都不惊讶了,离开马达加斯加后,入目的就都是大明船支,陈嘉猷说,整个大唐洋,都是大明的海疆。
他指着岸上的领土,说着大明的哪个省。
抵达马六甲,船队休整三天,更换新船,然后启程。
“这里是大明的交趾,对岸是大明的婆罗洲。”
“大明的婆罗洲,有77万平方公里,比你们的神圣罗马帝国还要大。”
“而这,这是大明三个省而已。”
“像这样的省,大明有四十个。”
陈嘉猷充满了骄傲,指着这片海洋:“这是大明的内海,以前叫南海,陛下改名为炎海,因为明人是炎黄子孙,东边有黄海。”
“那个岛是琼州府,大明的一个府,比你们的王国还要大。”
“如此广阔的大海,都是大明的内海,比你们的地中海大得多,大明有四大内海,渤海、黄海、东海和炎海。”
“我们不在广州登陆,我们去天津,直接入京师。”
“大明之大,一个人终其一生,也永远走不完大明的全部疆土的。”
“大明从北到南一万五千里,从西到东,有五千里。”
陈嘉猷神情激动,阔别五年,他能感受到大明比以前更加繁华了,来往船支密集。
进入炎海后,一路向北。
“看见了吗?咱们走的都是大明内海,沿途都是大明的土地!”
进入黄海。
“对面是大明的朝鲜,这边是江苏,在往北是山东。”
“对面是倭国,是大明的属国,虽是国,其实也是大明的一个省。”
“咱们在渤海下船,直接去北直隶。”
景泰二十八年,十月。
陈嘉猷率领船队在天津下船。
虽然到了冬季,天津港却更加繁忙,因为很多出港捕鱼的海船要回航,还有一些南北运送的船支,要运完最后一班货。
“这里就是大明吗?”
达芬奇刚上岸,入目的是高耸入云的鼓楼。
然后就是无比雄伟的天津城。
他清晰的记得,从陈嘉猷所说的大明疆土开始,到达登陆足足47天,按照船速就能计算出大明的海洋距离。
真的要惊叹于大明的大。
沿途上的补给岛屿,都插着龙旗,可见是大明在实控。
他上过几个小岛,面积和米兰差不多,但十分荒凉,很显然大明并不注重建设。
然而,在天津登陆后,入目的却都是人。
巨大的码头,一眼望不到头,全是繁忙的码头工人,无数货物,在码头上装运。
这一瞬间,就能感受到大明的强大。
使团会在天津休整三日,然后乘坐马车入京。
这些欧罗巴使臣并不像印度人那样土包子,但走在沥青路上,还是无比震惊。
陈嘉猷告诉他们:“大明四十个省,都通了这种路,这叫沥青路,是大明最先发现的。”
“大明的每一个省,比你们的帝国还要大,你们看到的天津,只是一个城市而已,在大明这叫县城。”
“一个府,会由十几个县城组成。”
京师和天津,已经快接上了,沿途都是叫卖声,遍地都是做生意的,繁华到了极致。
甚至还能看见很对女子在街上往来。
马车从天津直达京师,吃饭时候才停靠,在食肆吃饭,让使团自己点菜。
然后极尽歌舞,体会到了明女的热情,休整后再行上路。
他们并不知道,伺候他们的都是印度女和倭女。
从天津到京师,足足走了十二天,沿途美景欣赏很多。
达芬奇却只看到了极致的繁华。
没法用语言形容的繁华,而食肆里,也不是都大呼小叫的抱怨声,有的在谈论生意,有的在谈论诗词,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他还和一些文人搭话,他们竟然也都读过都欧罗巴著作,还读得很深,很多人都能背诵几句诗歌。
只是奇怪的是,他们说的作者,和他知道的不一样。
十月二十七。
浩荡的使团,终于抵达京师。
庞大的京师,让所有人望而却步,罗马教宗的人跪伏在地,嘴里念念有词。
别说使团了,陈嘉猷也吃了一惊,这京师似乎比他离开的时候,扩大了好多。
甚至,整个京畿,都是城市,依路而建。
京师已经不是一座城池了,而是一个庞大的城市,遍布整个京畿,人口超过了七百万,却不是大明第一城,也就排第五。
“这是大明的京师吗?”
神圣罗马帝国的使者都懵逼了,哪怕是他们的书籍中,最伟大的也是罗马。
可罗马和如今的北京比起来,差得太多太多了。
这是他们见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