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3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北逃。

    准噶尔部本来想打秋风,结果大明得到三十万牧民,最少能编出三万骑兵,准噶尔部担心折戟沉沙,干脆逃走。

    这让李瑾十分不满,对土尔扈特部也不冷不热的。

    甚至想放任土尔扈特部劫掠北疆,他好一鼓作气,灭了这一部,用此功来获封国公。

    李瑾对额尔齐斯河没有感觉,觉得这条河沿岸太穷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都不如江苏一个府富。

    全是黄沙草原,什么都没有。

    他是不认可李秉的意见,占领这些没用的废地,远不如疆域推到里海去,那里是真的富饶啊。

    准噶尔部撤走后,李瑾对土尔扈特部也不客气,抽丁五万,编练十五万骑兵。

    大雪落下前一刻,率兵出关,去准噶尔部大抢一顿。

    土尔扈特部密奏送到中枢。

    “金帐汗国崩溃近在眼前。”

    朱祁钰认真道:“说来说去,蒙古人亦属华夏人,和咱们同根同源,朕又是草原上的天可汗。”

    “朕觉得,可以招揽一批要东归的蒙古人,回到祖国的怀抱。”

    朝臣翻白眼,您这天可汗是自封的好吧?

    但大明确实强。

    土尔扈特部东归,就是最好的证据,范广在咸海沿岸打出了威风,大明经常西出,劫掠草原,打出了赫赫威名。

    所以土尔扈特部,才不愿意受准噶尔部招揽,而是归降了大明。

    别忘了,土尔扈特部,和准噶尔部同根同源,都是瓦剌四部中的一脉,土木堡之变,才过去三十年啊。

    他们是在也先死亡后,就离开了草原,一路往西去,臣服了金帐汗国,在伏尔加河流域放牧。

    在金帐汗国,也有不小的实力,这次东归,是金帐汗国濒临崩溃,他们又是外来的,担心被其他大部落吞并,所以提前逃走,返回大明。

    毕竟他们离开大明才二十几年,老一辈人对大明印象是很好的,这些年,丝绸之路恢复后,他们也和大明贸易,偶尔能听到家乡的消息。

    所以,土尔扈特部先联络了大明,得到答案后,立刻东归,臣服于大明。

    “陛下此言有理,蒙古和咱们,确实同根同源。”

    韩雍认真道:“我大明越来越强盛,也不怕进来一些居心叵测之徒。”

    “而蒙古人愿意回归大明怀抱,大明就有源源不断的骑兵。”

    “关键的是,咱们想要这些地盘,就得需要向导,这些是天然向导。”

    朝臣点点头。

    项忠冷哼一声:“诸君,你们想的太美好了吧?”

    “这些人是虎狼之辈,背刺大明,更是一把好手。”

    “中枢真敢把这些人放出去吗?”

    “我的意思是,收服可以,但最好把他们丢去战场上消耗掉,丢去非洲战场上去。”

    “收服他们,就是不让他们并入其他蒙古部族,壮大他们的实力而已。”

    “汉人天下,终究是我汉人的天下。”

    这话让朱祁钰不爽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今年朝鲜出现了第一个进士,乌斯贜出现了第一个举人,这说明汉化是很成功的。”

    “项卿,过几年,中枢就有蒙人、朝人、臓人、苗人、回人、维人入朝为官了,朕的后宫里,哪族人没有?你难道还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吗?”

    “都是华夏人,和你我都是一样的。”

    项忠赶紧磕个头:“是微臣失言了。”

    他执掌朝鲜四年,太知道皇帝的政策了,皇帝是不许朝人互相通婚的,在朝鲜抽丁抽得特别狠。

    东北开发,更是优先从朝鲜移民。

    收复朝鲜二十年了,纯种朝人,一个都没有了!

    皇帝看似对朝鲜宽和,那是以前朝鲜恭顺,积累下来的福报。即便这样,朝人却一个都没有了,全是汉人。

    孙可法在朝鲜,把朝鲜贵族杀绝了。

    中枢知道吗?

    都以为皇帝是善人呢!列国都杀了,唯独放过了朝鲜!

    大错特错!

    只要不是汉人的,皇帝都没放过!

    看看倭国,封爵的倭将,超过二十个,中枢发出去的圣旨,对倭将是百般表彰,皇帝对倭将是百般喜爱。

    可倭将有一个生出儿子的吗?

    大明在倭国,最少征了百万大军,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

    官方数字是征了170万人,存活的50万,封爵的24个,最高的是侯爵。

    但真正去看看吧,存活的倭军不超过20万。

    还要继续开拓呢,还得从倭国征兵。

    倭国是周边,唯一一个没被大明入侵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大明最友好的国家。

    基本上大明有什么,就赏赐给倭国什么。

    倭国是皇帝的亲儿子,国人都觉得皇帝对倭国太好了,多少明将心中嫉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