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皇子封国,朕教皇子们用皇权,朱见深莽斗欧罗巴群雄(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年中时马文升被调入澳大利亚,负责管移民和清理野人,从发现新大陆之后,陆续移上去十几万人。

    整个景泰三十年,总共移上澳大利亚本岛的有七十万人,北面新几内亚和东边的新西兰,都已经发现了。

    两个岛又各自移了十几万人上去。

    合计移上去一百万人。

    本岛澳大利亚,一分为三,分封给三王,新几内亚和新西兰,各封一王。

    五王已经选定了,老二朱见沪、老三朱见渝、老五朱见沪、老八朱见漪、老九朱见渚。

    老六朱见泺去马六甲对面的苏门答剌岛,老十朱见涞去爪哇,老十一朱见浒去棉兰老岛,老十二朱见泗去苏拉威。

    还有一些星罗棋布的小岛,则封给宗室里诸王。

    比如东帝汶附近的小岛很多,合并封给朱祁镇的儿子德王,澳大利亚附近有很多小岛,封给宗室。

    年后,去澳大利亚继藩的藩王,就要继藩了。

    大明会源源不断给支持,支持期限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封国就要自给自足了。

    同时,中枢会派重臣去封国坐镇,教导国君如何做好王上。

    老七也一起就藩,斯里兰卡已经清理完毕了,还给他南印一部分,省着只做一个岛国国主。

    今年春节,是朱祁钰家族最全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家在一起吃饭了。

    朱祁钰令画师,画了一些全家福,各宫送一份,就藩的皇子也带走一份。

    皇帝不要求他们来朝,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做好封地里的皇帝,过好自家日子。

    大明和属国联络永远不断,明人可随意穿梭诸国,不设门槛。宗国内的税收一律归封国,大明不收任何。

    皇帝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千古难有了。

    至于各封国内实行什么制度,他就不操心了,让他们去封国内,根据自己的治政经验,自己推行吧。

    只是书籍,要全部带上。

    但各宫哭声不断。

    年长的几个,除了老四外,第一拨就藩。

    其他的陆续就藩。

    朱祁钰心里也不太痛快,主要是为他批复奏疏的人少了,这几个大的,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

    能力什么样不好说,肯定好用。

    一口气封走十个,儿子多也不抗封啊。

    作为父亲,岂能一点感情都没有?

    年后,就定下就藩日子,六月十七,吉,宜出行。

    万国运动会,实在没意趣,全是大明赢,皇帝让他们回家好好练,明年也挣个金牌回去。

    转眼就到了六月。

    五个年长皇子,拜别皇帝,踏上了自己的封国。

    太子这几日心情也不好,怎么说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临行前他哭了一场,告诉弟弟们,有困难就写信,大明能帮的,一定不会含糊。

    这是太子应该承诺的,作为大哥,有帮助弟弟的义务。

    皇帝年龄越来越大了,皇子们能指望的是大哥,而不是父皇了。再说了,四个同岁皇子,都没跟他争太子位,他该偷着笑吧。

    皇帝划定,帮助藩国三十年。

    派重臣坐镇十年,期间政绩,算在大明政绩内。

    五个皇子去就藩,家眷暂时放在大明,主要是封地太危险,孩子太小,带过去担心出问题。

    皇帝给他们配备了充足的医生,船队带最多的是书籍。

    他们是继藩,不是去当野人。

    大明有的,藩国也都有。

    朱祁钰看着镜中的自己:“儿子们都出去就藩了,朕真的老了吗?”

    整整一天,他没有处置奏疏,枯坐很久,睡了一觉。

    当父亲的心里,终究是不舍的。

    但大明皇子封国,是从太祖皇帝起就立下的规矩。

    同行的还有德王,以及一些封在小岛上的宗室。

    老四拜别兄弟们,就去于谦府中拜师,请求于谦收他做衣钵传人,他愿意沉心学习。

    于谦本就看好老四,自然是有求必应。

    重点是他越来越老了,不知道今天闭上眼睛,明天会不会睁开了,他也想为大明尽最后一份力。

    而在欧罗巴。

    陈嘉猷周游列国之后,得知列国恐明情绪严重,皆认为大明野心太大了。

    因为大明侵入了他们的货品倾销地,印度。

    印度对大明毫无抵抗之力。

    又因为大量奴隶卖入大明,导致印度劳动力不足,军队人数短缺,被大明打得稀里哗啦。

    但这次大明没屠城,而是大肆抓捕奴隶,修缮道路,并往乌斯贜上运。

    一些印度政客跑到了萨法维帝国,游说萨法维帝国参与反明,还有一些漂洋过海来到了欧罗巴,上蹿下跳,散播恐明理论。

    随着奥斯曼帝国被打败。

    大明货物再次倾销于欧罗巴,海量的金银被大明赚走,这让欧罗巴王室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