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帝国没了,下一个倒霉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大明和奥斯曼均分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法兰西能获利,其他国家连汤都喝不到。
西班牙发现得不到利益,立刻牵头,举行欧罗巴诸国会议。
邀请大明、奥斯曼进行和谈。
地点设在西班牙马翁岛上。
大明如今也是欧罗巴国家之一了,准确的讲是大楚。
朱见深不见兔子不撒鹰,他要意大利全境,但欧罗巴诸国只承认西西可里岛,其他地方都不是大楚领土。
为了促成谈判。
运河工程暂时停建,以此来威胁大明,朱见深却不吃这套,没有你们,我照样能建。
他下旨,四国停建,大明和奥斯曼不停。
他们不干,大明自己干。
朱见深还在吞并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恰恰大明这一仗,让列国发现了这个老牌帝国的虚弱。
在路易十一眼里,法军要比明军强一些的,若让法国来攻打神圣罗马帝国,能吞进去一半领土。
英国佬也看出了老牌帝国的虚弱,以及教宗对欧罗巴的管控变弱。
换做以前,教宗一句话,各国都得停手。
现在不行了,十字军东征的时代过去了。
尤其西班牙引进大明这只泥鳅之后,教宗对欧罗巴的控制直线暴跌,因为有三百万人口是不信基督的,他们随时能掀翻整个教宗。
这是最恐怖的。
以前是遍地信徒,所以教宗的号召力,无与伦比,比各国皇室要强得多,只要教宗下旨,列国乖乖听话。
现在有三百万个不信主的混蛋,他们能随便破坏教宗的规则。
关键教宗不敢得罪朱见深。
这一年多,教宗和大楚合作很好,朱见深是允许基化的,朱见深也算听教宗的话,不然也不会促成这次和谈。
倘若真激怒了朱见深,朱见深拆毁了教堂,发兵攻打教宗,他们才真的要哭。
英国佬盘算着,英国真的能占到便宜,教宗统治欧罗巴衰弱,是大英的机会,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更说明古罗马时代过去了,该新霸主粉墨登场了。
他瞧了眼西班牙,这个磨刀霍霍的新霸主,眼前的局面,就是西班牙一力促成的。
教宗衰弱,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帝国的衰弱,得利的是西班牙啊。
那大英能获得多少利益呢?
这场谈判,让朱见深看到了列国的虚弱。
欧罗巴诸国看似强大,其实彼此制衡,互相发展不起来,他若能趁机吞进去更多领土,纵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但便宜占了。
以后肯定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他也琢磨明白了,他是被西班牙当成枪使了,西班牙想让教宗影响力暴跌,想让老牌帝国衰弱,所以引入了大明。
这次马翁和谈,他必须拿到最大的利益。
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恐怕马上就要落幕了,他们里面的几个公国,可不是软柿子。
还有地中海霸主西班牙,海上马车夫葡萄牙,跃跃欲试的荷兰,以及号称陆地皇帝的法国。
这么多强国环伺,意大利又没有战略纵深,一旦群起而攻之,他必败无疑。
所以意大利是面条军,不是没原因的,一个半岛,毫无战略纵深,除了把自己搞得太弱外,根本保不住这块地盘。
朱见深却不满足于这块破岛,他是见过大世面的,大明疆土那么庞大,他虽有北非那么大领土,但以后重心要放在欧洲,必须得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让他在以后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朱见深盘算着,这可能是自己唯一一次,能在欧罗巴撕下一块肥肉的机会。
意大利必须不能吐出来,还得再吞进去一块。
还要打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都去,不计代价的拿下来,这是他最大的谈判资本。
其实还有一点隐形福利,就是罗马教宗。
教宗就在罗马。
就在意大利。
意大利面条军是最弱的,为什么能一直存在,就是教皇保护国,没有教皇,他们连屎都吃不上。
朱见深看到了这条福利,他必须把教宗牢牢控制在手心。
反正他也不信基教。
也不会基化。
教宗对他的控制力以及反噬,聊有胜无,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别人打他,他就用教宗来挡,然后他还不信,气死教宗上下,还扯虎皮,逼得欧罗巴上下都不敢打他,让他快乐的做一个欧罗巴魔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