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马翁和谈,感动大明杰出人物,过度基建(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是法国好啊,欧洲最好的地都在法国吧。

    “怕是难放弃了。”

    余子俊苦笑:“西班牙就想让楚国当活靶子,楚王就算想走,西班牙不会同意的。”

    “再说了,人都移上去了,怎么走啊?”

    “楚国放弃北非,是最烂的一步棋。”

    “北非在手,直布罗陀海峡就被威胁,西班牙就得听楚王的,可现在突尼斯往西都归了西班牙,西班牙实力暴涨。”

    “除非大明肯出兵,远征西班牙!”

    余子俊的话,让朝臣立刻变色。

    吕原跪伏在地:“万万不可远征!”

    “陛下,如今大规模移民,搞得民间怨声载道。”

    “一旦再发动百万人远征,怕是会引起民间暴动。”

    “再说了,这是楚国的事情,大明能帮一手,已经恩重如山了,若处处相帮,其他藩国怎么想?”

    没错。

    景泰三十一年,打崩了印度之后。

    皇帝把印度划分成五块,分封给五王。

    又把中亚拆分成两块,分封给两王,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一部分分封给一王。

    从景泰三十三年开始,范广、杨信西征,如今兵锋已经到达里海了。

    皇子们这些年,陆陆续续继藩。

    移民速度不停在加快,截止到今年,大洋洲人口超过一千万,非洲人口超过一千万。

    今年强移所有庶子、庶女,速度要快几倍。

    因为发现了美洲,未来美洲要移过去几亿人的。

    大明人口爆炸,国内快卷死了。

    百姓明显有返贫的趋势。

    有战争的原因,也有人口太多,供养不起的原因。

    唯一让皇帝欣慰的是,六年教育还能推行,预计景泰四十年起,推行九年教育。

    仅一个移民,就搞得大明焦头烂额了。

    再搞一场远征,朝臣害怕兵卒道上造反,问题是大明没有远征的经验,百万大军派出去,不好收回来啊。

    “吕卿不必劝,朕明白。”

    朱祁钰这皇帝呀,这两年口碑暴跌,民间都在骂,因为移民太凶了,近这五年,从大明移走的就超过了三千万。

    还在不停征兵呢,天天打仗。

    民间怨声载道很正常。

    朝臣松了口气。

    皇帝对楚王,非常偏爱,谁也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陈泰是建筑人才,他开通运河在行,让他辅佐一国国君,确实难为他了。”

    朱祁钰道:“派刘大夏过去。”

    “合纵连横,是刘大夏拿手好戏,调陈泰回来。”

    “那依诸卿的意思是,放弃意大利?若实在无法放弃呢?”

    项忠道:“放弃红海,中枢再分封一王过去,掌控红海。”

    “这怕是会引起楚王不满啊。”

    朱祁钰不想和朱见深交恶,灵光一闪:“把楚太子派过去怎么样?”

    朱佑樘是他一手调教的。

    今年十四岁,刚刚大婚,已经在养心殿帮他处置政务了,是个能干的。

    “老臣担心楚王没有您这般心胸。”项忠实话实说。

    皇帝是真的放权。

    现在的太子,虽是太子,其实是副皇帝,和洪武朝的懿文太子有一拼。

    甚至,皇帝的所有儿子,成年后在养心殿里帮他处置朝政。

    说皇帝贪权吧,又懂得放权,说他完全放权吧,大事还得经过他同意,他算是把皇权玩明白了。

    最关键的是,皇帝总以自己年老为借口,经常偷懒。

    没错,皇帝已经开始偷懒了,早朝偶尔就会不去,由太子代理早朝。

    可皇帝五十七岁了,根本不像快六十岁的人了,更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景泰帝,已经是大明在位最长的皇帝了。

    太祖皇帝在位才三十一年。

    这些年,就没听说过皇帝有什么病,但皇帝天天药不离口,每日请脉五次,又加了一次。

    反观太子,太子完全没有皇帝这般心胸,对权力死死攥着,甚至不愿意还给他的父皇。

    “他若不愿意,朕就封楚太子其他王位,让他儿子继承楚王王位。”

    “父子同心,才能在异国他乡打下一片江山来。”

    “若连亲父子都相疑,那还做什么大事?是不是啊?太子?”

    朱祁钰敲打朱见淇。

    朱见淇跪在地上,连连称是。

    他当副皇帝后,权力欲望膨胀,已经开始盼着老爹快点死了。

    朱祁钰忽然懂了,为什么很多皇帝到了晚年,就想换太子呢,典型的杨坚,临死换了太子。

    太子野心太大了,他也生出换太子的念头了。

    可他自断臂膀,把儿子分封出去了,想换也没人选。

    对了,老四还在身边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