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5章 大明房地产爆发,外国月亮比国内圆(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激增。

    以前明人是精打细算,现在是花钱大手大脚,甚至逐渐兴起了贷款风潮,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

    民间各行各业肉眼可见的极致繁荣,所有人洋溢着笑脸,仿佛手里的银币,不是钱了一样。

    人也变得得意志满,说话变得极为张狂。

    一切都是因为房子涨价!

    房子涨价了,未来前途一片光明,甚至,有的人找到了发财的捷径,炒房!

    买卖一套房子,比你辛苦赚十年都要强,那谁还会钻研一项技术了?整个社会陷入极度浮华之中。

    最关键的是,他们口袋里没钱啊,这是虚浮主义,是假想主义,一切的繁荣是吹出来的,是臆想出来的!

    可是,一个虚无的泡沫,把所有人罩住了,大明彻底变了。

    这种极致的繁华,把中枢重臣都吓到了。

    皇帝数次下旨,倡导民间简朴等良好风气,但都把皇帝的话当放屁,房子这么值钱了,我还会缺钱?

    下馆子成了今年最热的词汇。

    以前大家忙了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去饭店吃一顿饭,现在,随随便便就下馆子,家里不爱吃就去饭店吃,家里做的不好吃就去饭店吃,甚至出现了“为什么不天天在饭店吃?”这样的风潮!

    整个大明躁动起来了。

    二十亿人的躁动。

    整个社会进入极端不平衡的发展阶段,不是人和人的不平衡,而是思想不平衡,思想跟不上快发展的节奏,儒家思想遭到了质疑。

    少有的清醒者,被骂为老顽固,跟不上时代的老废物。

    同时,给移民增加了巨大难度,因为大明实在太幸福了,谁愿意去那苦哈哈地方受苦去呀?

    移民从好说好商量,变成了强制。

    按照户籍人数出丁。

    快、富、狂,成为景泰三十六年的主基调。

    即便皇帝呼吁,中枢下旨,也挡不住这种风气,反而民间出现了皇帝落伍的声音,该让太子登基。

    大明进入所谓的“快”发展时代。

    甚至,一度皇帝想按下房地产休止符,却被中枢群臣劝阻,因为成绩单太漂亮了。

    景泰三十六年,财政收入飙升到5亿,国企总收入高达37亿,皇家商行总收入超过30亿。

    民间财富,整体翻了一倍。

    大资本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这是大明建国以来,从未见过的一幕。

    就算皇帝想按下休止符,恐怕也很难了,因为房地产的发展完全背离皇帝的发展轨道,根本无法叫停。

    年末时,皇帝忽然下旨,强令拥有百万资产的资本,拿出20%注资技术行业。

    内阁上下是反对的,却被皇帝都骂了一顿,让他们滚出去跪着。

    朱见淇很久没见到他爹如此震怒了。

    大明明明发展这么好,皇帝为什么要生气呢?

    现在正是快发展的良机,应该加快房地产的扩张速度,而不是投入什么狗屁技术。

    财政收入5亿啊,景泰八年时候才600万两啊,这是翻了多少倍啊!皇帝为什么还要生气呢?

    朝臣也没明白。

    倒是三缅总督丘濬上疏,言明房地产对各行各业的毁灭性伤害,甚至对民风的毁灭性打击。

    他建议,按下房价休止符,去杠杆去房价金融属性。

    他却遭到了诸多资本群起而攻之,大骂丘濬不懂装懂,有的还扒出丘濬的私生活不检点、儿子科举舞弊等等问题。

    民间吵得热闹,宫中也挺热闹。

    “陛下,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最多三年,财政收入就能过十亿!”

    王复语气激动:“十亿呀,那是以前几百年也看不到的钱啊。”

    朝臣看在钱的份儿上,不愿意去看这件事的弊端,而是极力鼓吹房地产的未来前景。

    “陛下,就算您强按休止符,等太子登基,难道太子还能不做吗?”王竑一针见血。

    皇帝你能压住天下资本,背离天下人的人心做事。

    可太子能吗?

    他有这个资本吗?他能不被如此巨大的利益蛊惑吗?

    朱祁钰心乱:“王卿,别人见利起早,您难道也看不透彻吗?”

    王竑今年七十了,是老资格了。

    算得上朝中的定海神针,和商辂、彭时,并成为中枢三老,是皇帝最倚重是三个人。

    “陛下呀,看得透彻又如何?”

    王竑苦笑:“这是真金白银啊,谁不喜欢?以前中枢瞻前顾后,说来说去不就是差钱吗?”

    “您忘了,前些年为了钱发了多少次火。”

    “当时还担心农业税停收,中枢该如何发展呢。”

    “现在财政收入这么多,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有钱,就有一切。

    朱祁钰看向商辂。

    商辂苦笑一声:“陛下的担心,老臣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