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6章 魏王、商王继藩,工资越涨越郁闷(2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分封给了魏王。

    这个魏王也不是个好惹的,刚继藩,就带兵打了西伯利亚汗国一顿,打得西伯利亚汗国翻越乌拉尔山跑了。

    甚至,准噶尔汗国,也被魏王收拾一顿。

    足见大明魏王的本事。

    金帐汗国在景泰三十三年就崩溃了,分裂成了哈萨克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还有一些小势力。

    而随着大明经营中亚十几年,已经打垮了哈萨克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

    甚至,在景泰三十七年,金帐汗国的本部,大规模投降大明。

    因为大明打出了回家的口号,招揽蒙人、维人回家。

    很多蒙人,带着部落返回大明。

    预计有一百多万蒙人回到了大明,据说并没有被区别对待,近几年,中亚越来越乱,回大明的蒙人、维人越来越多。

    甚至,满速儿临死前,还被招降过,奈何他是不居于人下的性子,不肯低头,所以自杀,他的本部,多是投降了大明。

    随着金帐汗国、帖木儿汗国崩溃,蒙古对天下的统治,步入了尾声,大明是重要推手。

    很多蒙人,开始“怀念”家乡。

    尤其大明打出回家的口号,招揽蒙人回家,蜂拥者如云。

    萨亦德派出使臣,和范广谈判,愿意让出费尔干纳盆地,但需要大明的军械支持。

    他打出蒙人的旗号,声称叶尔羌汗国和大明是一家人,应该对付的是布哈拉、萨法维,甚至在印度崛起的新王朝,那才是共同敌人。

    范广清楚,杨信对费尔干纳盆地势在必得,那是他封国公的垫脚石。

    但他更清楚,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永远得不到。

    要等安延吉战争结果。

    这边慢慢谈,吊着叶尔羌,战场上要加大进攻力度。

    叶尔羌也是同理。

    萨亦德绝对是天下最顶级的军事天才,甚至于谦和他比,都要差一筹。

    可他只有一个人,他身边人都是渣渣,若是有几个范广、杨信这样的顶级名将,早就成大事了。

    他败就败在,除了他本人之外,没有顶级名将支持,国政还是一片混乱。

    大明确实没有顶级名帅,但顶级名将多啊。

    果然,景泰三十九年年终,明军占领安延吉,兵锋向西,连战连捷,在大雪飘扬之时,兵围苦盏。

    拿下苦盏,费尔干纳盆地就封口了。

    叶尔羌汗国只有两个地方囤重兵,一个是安延吉,一个是苦盏,两地都是苦战。

    就一个安延吉,杨信打了六年,才彻底攻克。

    苦盏若是继续守城,怕是还得十来年的光景。

    范广加大谈判力度。

    在景泰四十年七月,明叶达成协定,双方以苦盏为界,大明支援叶尔羌汗国5万支火枪,100万枚子弹,以及200辆自行车,大明愿意出资100万,和叶尔羌汗国展开合作,帮助叶尔羌建立经济体系。

    苦盏拿下,大明西疆封口,大明将不再向西开拓,西疆以鄂毕河、巴尔喀什湖、苦盏为界,不再向西开拓。

    但南面要招揽大山里的人,基本是怀柔、抽丁的老路子。

    这些山脉,对大明来说,只是战略屏障而已,要不要都没意思,若有皇子愿意要,就直接封出去。

    皇子也不要这鬼地方,这地方资源没有,屁事一堆。

    捷报传到中枢,杨信荣封费国公。

    调范广回京,杨信接任范广,掌咸海总督。

    范广十分舍不得战场,但他快八十了,皇帝几年前就想调他回京,颐养天年,可他总说,西疆不平,他不愿养老。

    如今杨信拿下了费尔干纳盆地,西疆彻底封口,以后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的。

    有杨信、李瑾配合,无忧了。

    范广恋恋不舍战场上的一草一木,但他知道,自己战争生涯落幕了,壮士死在床榻之上,着实是一种遗憾。

    他次子范炅,在景泰四十年时候就病逝了,他能活到八十,绝对是皇帝的医疗团队出力,否则他早就死了。

    范广没有立刻回京,而是乘车和朱见濬会面,千里迢迢见魏王一眼,交代很多话。

    无非是重用李瑾,用好了李瑾,封国无忧。

    一定要小心叶尔羌汗国,萨亦德的军事天赋是顶级的,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是他对手。

    但是,叶尔羌汗国都靠萨亦德撑着,只要萨亦德死了,叶尔羌汗国就会崩溃。

    伱还年轻,只要活过萨亦德,那么叶尔羌汗国的遗产,都会是你的。

    乌拉尔山是天然屏障,守好屏障,汗国就不会崩溃,西疆还有大明支持,准噶尔部崛起不了了,现在地盘虽不好,但撒马尔罕是精华之地,等叶尔羌汗国倒下,就都是你的领土了。

    朱见濬十分感动。

    这老将辛苦坐车两个月,就是为了叮嘱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