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许穿奇装异服,甚至景泰装也被打入奇装异服的行列。
礼数,比大明更重。
机械、化学之学,被斥为末端之学,甚至基教之学,也被士大夫列为禁书,不许阅读。
这引起了罗马教宗的极为不满。
从朱见深占据意大利之后,就不建教堂了,还修了几座佛寺,这大大刺激到了罗马教宗。
教皇甚至要举行一次十字军南征。
对此,朱见深全当放屁,继续修建寺庙和道观,儒教香火遍地,佛道会儒教融合,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明人信封的是儒教,而非其他教。
欧罗巴列国也乐得看笑话,反正神圣罗马帝国都倒了,谁都知道,教皇那一套,是稳固统治的,谁也不想头上坐着一个太上皇。
当初引进大楚,就是西班牙的战略眼光。
现在看,是最正确的事情。
同样的,有教皇遏制大楚,大楚在欧罗巴永远是外人,他们就是天然靶子。
朱见深呢,痛并快乐着。
他对自己的国家,进行深层次改造。
尤其从国内,吸引上万顽固派,对大楚进行大手术。
刘大夏看在眼里,只能唏嘘。
他很明白楚王的意思,楚地在群狼环伺的欧罗巴,终究是外人,倘若不保持文化独立性,他们很快就会被同化的。
汉文化之所以强。
强就强在,永远无法被同化。
后世西化三百多年了,终究还是汉文化占据了上风。
看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被同化了,只有汉文化,经久不衰,越被同化越去粗取精,越厉害。
所以,大楚为了保证独立性,就强制国民,灌输严苛的儒家思想。
不止如此,朱见深还对法国进行了反向输出。
法国新皇查理八世,是在大明扶持下,顺利登基,得以继承富饶的法兰西。
欧罗巴霸主的头衔,已经移回了西班牙头上。
这几年,西班牙从新地搞回来特别多的钱,导致西班牙高度通胀,不得不将钱卖给大明。
自然而然的,西班牙就暴富了,重新组建了无敌舰队,再次成为欧罗巴霸主。
但北非殖民地,终究还在法国手上。
而这些土地,正在被大楚蚕食。
大楚人口达到了620万,中枢还在派人过来,意大利这块破地装不下太多人,那么只能往北非移民,进行软殖民。
法国自顾不暇,虽然查理八世有两个强势的姐姐,一个娶了姐姐的怪叔叔,他自然选择和大楚站在一起。
朱见深很清楚,等到查理八世长大,他就会翻脸不认人。
但到时候,大楚也能顺理成章拿回北非殖民地。
那可是大楚的固有疆土。
他儿子朱佑樘,掌握着开罗,把开罗经营得无比富庶,尼罗河流域,也再次繁茂起来。
他的弟弟崇王,在红海下游,也过得十分富庶。
兄弟叔侄三人配合默契。
奈何崇王不是称王称霸的个性,这些年一直经营自己的土地,扩张很慢。
倒是景泰三十八年,分封过来的十八皇子朱见滨、二十一皇子朱见涛、二十二皇子朱见溚、二十三皇子朱见津,分别分封在南非、东非、西非、中非。
十九皇子朱见汭在景泰三十年,就分封到了马达加斯加岛上了。
如今,非洲四王,都在跑马占地。
就是崇王最慢,甚至有占着运河,吃饱喝足就够了的意思。
朱见深派人和弟弟谈过了,崇王就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到了今天,他的地盘已经和随王朱见涛接壤了。
朱见涛的随国,已经成为非洲腰部大国了。
倒是崇王和随王交好,随王害怕楚王,所以罢兵不战,转而和崇王交好。
至于非洲大陆上的岛国,占据的都是宗室诸王,不管他们乐不乐意,反正皇帝就是小气。
大岛也是给儿子留着的。
小岛,才分封给宗室诸王。
主要是之前宗室诸王挑肥拣瘦,不愿意去非洲,而是垂涎国内的婆罗洲,让皇帝厌恶,直接分封岛屿,当岛主去吧。
但皇帝规定,各岛国为藩国不征之国。
各大藩国,要给予一定财力支持,说白了就是养着,不许攻打。
对于躺平的人来说,绝对是好去处。
朱见深年龄也大了,他不敢奢望自己有皇帝那么长寿,担心随时会死。
而北非疆域又拿不回来。
朱佑樘是有本事的,楚国交给朱佑樘,一定能拿回北非。
但是,他得给自己其他儿子考虑呀,他有八个儿子,若能把儿子们分封出去,在北非当小国国王,依赖于楚国,倒也不错。
朱佑樘是坚决反对。
他认为,藩国会让大楚进入无休止的战争中来,认为大楚本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