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1章 朕是老了,不是提不动刀了(7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不是为了换太子,而是看看皇帝在朝臣心里还有多少重量,这就决定了,皇帝要杀多少人。

    所以项忠看似在帮他朱见淇说话,其实是帮满朝文武说话。

    一切都明白了。

    与此同时,朱祁钰也在思索:“老了就得服老,这是年轻人的天下了,朕争这些有什么用呢?”

    他压根就不怕贪污。

    他怕的是别人骗他。

    “这场风波过去,让朱英回家养老吧,项忠来做首辅。”朱祁钰觉得项忠听话。

    不是朱英不懂他,而是朱英不愿意得罪天下百官,那么这个人就没用了。

    每个人都是,想爬上来的时候,恨不得给皇帝当狗,上来之后,就立刻站在皇帝对立面上,和皇帝针锋相对。

    文官都是这个德性,但用着放心,起码不会像武将那样造反。

    此刻,太子又来请罪了。

    每日太子都会在早朝之后,来养心殿请罪。

    “看来是开窍了。”朱祁钰嘴角翘起。

    皇帝越严厉,骂得越狠,太子之位越稳固。

    因为天下人恐惧这样一个霸权的皇帝,却觉得仁厚的太子登基后,会放宽各种管制,让权贵尽情地开始饕餮盛宴。

    这太子也是真蠢,皇帝这么教他教不懂,要换了他,立刻就懂了,这人呐,必须要时时刻刻有危机感。

    “宣进来吧。”

    朱见淇进殿就请罪,那日之后,他想了很久,看懂了点皇帝的布局。

    项忠和朱英确实行动了。

    但这次处置完之后,会好几年呢?

    “给他看看。”朱祁钰刚写的圣旨。

    朱见淇看完后大惊失色:“陛下,您要断绝朝野公卿家族考取进士的机会?”

    “是断绝吗?”

    朱祁钰不满这个措辞:“这是增加一点难度罢了。”

    公卿家族成员,考取科举,加试一科,这一科题目由宫中来定。

    这是掘人家根子的事啊。

    其实,大明实现公卿垄断政治,是皇帝一手促成的,当初他担心自己早亡,所以强行将公卿子弟入宫侍奉。

    这一举措,确实保住了皇帝的命。

    但现在,却尾大不掉。

    公卿家族垄断政治,形成一个又一个政治世家。

    现在皇帝不需要了,就要一手打破这种垄断。

    其实,这种垄断是很好的,鞑清皇帝为什么能寿终正寝,就是因为政治垄断,上下不通。

    大明不垄断,所以皇帝死得诡异。

    一旦朱祁钰打破这种垄断,后代皇帝,估计又会莫名其妙的死亡,然后幼主登基,又回到原有轨迹上。

    可不打破吧,整个阶层彻底堕落,用不了几年,民间就会民不聊生。

    鞑清不在乎民间聊不聊生,他们本质就是奴隶制,无非是披着一层封建皮罢了。

    大明不行,大明是以民为本,民不聊生就会丢掉民心,进而丢掉军心,因为大明没有八旗这个基本盘。

    朱祁钰也在犹豫。

    要想皇帝长命百岁,就学鞑清,把民当刍狗,把勋贵变成八旗,建立基本盘。

    要么就回到原有轨道上去。

    前者会越来越落后,但皇权能保住,除非被大炮轰开国门,不然能一直当皇帝。

    后者走着走着,会走向选举的道路,皇帝运气好变成吉祥物,运气不好就是断头台。

    毕竟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皇权完全相悖,早晚会走上议会选举的道路。

    原因不是皇帝制落后。

    而是想当头的人变多了,都想当这个头,那么就组建议会,大家都当头,平等投票。

    而走鞑清的道路,起码能保五百年国祚,然后被送上断头台。

    朱祁钰在犹豫。

    当初他一手炮制的垄断,现在是打破呢,还是给垄断盖个章,名正言顺的搞垄断呢?

    这得看,是想一家一户好,还是千家万户好。

    选举未必是百姓都好,起码听着比皇帝制更好听,其实一样的抽盲盒,本质上没区别。

    只是从一家一姓,变成了新一家一姓,还是那个家,还是那个人,换个姓罢了。

    但大明这片土地上,就不会诞生完整的民主。

    那么,朱家走到最后,能不能变成政治家族呢,或者变成英国皇室那样的吉祥物呢。

    那就得看后世子孙够不够聪明,及时放权,才能变成吉祥物。

    若是不聪明,那就是断头台了。

    朱祁钰陷入选择困难症。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